目前分類:校園輔導相關資料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人緣不好也能幸福的大坦誠魔法

1.不要只靠別人來獲得快樂.

別人沒有義務要讓你開心,或是當你的朋友,聽你的命令.

2.不要一直想要融入跟你合不來的小團體.

這群人什麼都好,就是跟你不太好.如果你硬跟他們一起玩,他們會越來越討厭你,你也會越來越討厭自己.

3.你有大聲說"不"的資格.

有些朋友是希望你好才逼你,但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被逼迫"的感覺,就要和你信任的人聊一聊.

4.不喜歡你的人不會跟你待在一起一輩子.

你的敵人與朋友,總有一天都會與你分別.所以把時間留給值得珍惜的人吧!

5.要努力找大人當你的隊友,總有一天一定會找到適合的大人!

有時候大人很笨,都不懂小還在想什麼,但請原諒他們,因為他們很久沒當小孩了.大人這麼多 ,一定會有大人幫助你的.

6.除了要注意"你想和誰當朋友"還要看看"誰想和你當朋友".

不要把時間都花在服侍那些不喜歡你的人,而是要去享受被別人接納的感覺.

7."做自己"不是"逼別人接受你",而是"不用逼自己成為別人".

8.就算沒有跟到大家的網路聊天,也沒關係.

在上面聊得很熱烈的人沒有過得比較幸福,而且你好不容易跟上這場聊天,下一場聊天又要開始了,會跟得很累.

9.想想看,你是真的人緣不好嗎?如果你是別人,你會想和你自己當朋友嗎?為什麼?

文章標籤

虫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才女作家林奕含的過世,讓世人開始重視起性侵議題,林奕含的父親林炳煌今天上午轉發一篇中國女作家「雅君」的文章《林奕含已經離去,而這6個關於性侵的重要真相依然少有人知》,「希望世界都不要再有一個房思琪」,引起不少人好奇這篇文章的內容。《蘋果》取得雅君的授權同意,將全文轉載如下:《林奕含已經離去,而這6個關於性侵的重要真相依然少有人知》
文/雅君 
文章首發於作者的微信公號:“雅君的好用分享”(yakishare)
最近我一直在關注2則和性侵有關的新聞。一是,台灣作家林奕含,因少年時被老師性侵,長期被創傷後應激綜合症折磨,4月27日,年僅26歲的她上吊自殺。5月5日,林奕含父母發聲明說:同一位老師還對另外3名學生施暴過。二是,北影的阿廖沙站出來說,自己曾被班主任的父親性侵,她努力維權的結果是被學校老師打壓,最後連畢業證都沒有拿到。林奕含在自殺前不久,出版了以親身經歷為藍本寫成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下文簡稱《樂園》)。書中的主人公思琪在13歲時被老師李國華強暴了。“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從此“她對生命的上進心,對活著的熱情……被人從下面伸進她的身體,整個地捏爆了。” 而思琪只是李國華強暴過的N個女孩之一。在我看完那本書的第二天,有個讀者妹妹跟我說,她有過和《樂園》裡思琪近似的遭遇,最讓她心寒的是,當時補習班裡其他老師會去幫那個騷擾她的老師,給那個老師創造對她下手的機會。這之後,我一直不停地在看性侵/強姦/心理創傷方面的書和論文。我一直看,一是因為我想知道,為什麼這樣的事會發生,如何阻止這樣的事發生。二是因為,我很好奇,為什麼我的感受、經驗和大眾輿論那麼的不一樣。輿論質疑,老師怎麼可能對學生做出這樣的事情?我自己的觀察是,這並不罕見。我聽多個朋友說過,她們被老師騷擾、甚至性侵的經歷。我在工作中,也遇到過來自高校教授的性騷擾。我無數次想過,那個騷擾我的教授,他手下的女學生會面臨怎樣的噩夢。我和他打過一次交道之後,就再也不會見他。但他的女學生,可能要在他手下呆三年,怎麼熬,怎麼熬。輿論質疑,為什麼一個女孩會愛上強姦她的老師?她不是應該去報警嗎?有類似經歷的朋友告訴我,她被老師強姦之後,和老師維持了一段時間地下戀人一樣的關係。她曾經一度真的覺得對老師的感情裡有愛的成分。輿論質疑,為什麼林奕含要自殺,她怎麼這麼不堅強?我遇到過的那些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想過自殺。所以,這真的是林奕含不堅強嗎?我非常強烈的覺得,我生活的世界和輿論告訴我的世界,一點都不一樣。問題出在哪裡呢?我只能不停看書。我想找到解答。最終我發現了6個讓人不安的真相。它們如此觸目驚心,以至於很多人不願意相信和接受,但知道這些,對於幫助受害者不再受到二次傷害,對於保護我們和我們所愛之人的安全,對於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所以接下來,我要和你分享這些事實。有點長。但真的值得你耐心看完,因為壞人正是藉著你我對真相的無知而肆無忌憚作惡的。真相1:
強姦犯最普遍的特徵是,
他們看上去無比正常,
一點都不像強姦犯
讀者W跟我說,一直走到強暴這一步,她才艱難地相信,老師真的對她有非分之想。此前她一直覺得是自己誤會了老師,因為老師那麼有才風趣,自己還見過溫柔的師母和他活潑的兒子,這樣的老師怎麼可能對自己下手呢?她不敢告訴別人,她覺得不會有人相信。因為在事情發生之後,連她自己都不能相信這件事是真的發生了。這和林奕含筆下思琪的遭遇,如出一轍。在思琪眼裡,李國華是博學廣識的國文老師、有一個和她差不多年紀的女兒,不僅是慈愛寬容的父輩,更是“ 一個可以整篇地背長恨歌的人 ”。她相信這樣的老師能透過她外表,看得到她的靈魂。她怎麼能相信這樣一個人會撕掉的衣服,強暴她,她連“強姦” 這個詞都說不出口。事情過去很久之後,她對老師最嚴厲的質問也只是:“我當時那麼小,你怎麼忍心那樣對我?”很多人都以為強姦犯是能看出來的,但真相是,你無法識別出誰是強姦犯。因為他們多數看起來很友好很正常,絲毫沒有攻擊性。無論是在受害者證言,還是在心理學家的觀察中,施暴者們最普遍特徵是“看上去非常正常”。覺得不可思議?如果你回顧歷史,你去看那些屠殺猶太人的納粹黨人,他們有什麼共同特點,你能找到的最普遍特點,也是正常。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在現場旁聽了對納粹黨徒艾希曼的審判後,她發現,艾希曼“既不陰險也不凶橫”,實際上,超過半打的心理學家們對艾希曼做過心理測試,測不出來任何問題。阿倫特意識到,很多納粹黨人和艾希曼一樣,既不是變態,也不是虐待狂。不論是在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的當時,還是現在,他們一直都很正常。阿倫特後來說,這些犯下巨大罪行的普通人的正常比所有的暴行加到一起還要可怕。(Herman,2015)說回強姦犯,那些被定罪的強姦犯在犯罪時,有六成都是已婚、或有固定性伴侶,其中不少人還有孩子。人們往往一廂情願以為強姦犯是窮凶極惡在黑夜出沒的無業遊民。真相是,強姦犯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各個種族,各種職業,比如醫生、警察、牧師、社會工作者、企業家。超過70%的受害者是認識施暴者的。施暴者是受害者的親人、主管、伴侶、教練、朋友、鄰居、約會對象…… 近60% 的強姦發生在受害人或施暴者的家裡。那些符合人們對強姦犯刻板印象的強姦犯只是更有可能被起訴。而那些有地位、有身份、有名聲的強姦犯,則很容易逃脫懲罰。因為人們不相信看上去正人君子的Ta會犯下那樣殘暴的罪行。施暴者對這一切很清楚,他知道如何運用權力、資源來扭曲事實,如何給受害者潑髒水,如何讓人們站到他這一邊。事實也正是如此,只有十分之一的受害者會報案,而那些被自己認識的人侵犯的受害者最不可能去報案。真相2:  
性侵在我們的社會大規模地存在
林奕含說,“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有人說,這句不過是作家的誇張修辭。而我想說,真相就是這樣。你千萬不要覺得,性侵犯很罕見,只影響少數人。事實是,性侵犯很常見。平均每5名女性,就有1位在一生中遭遇過強姦。(數據來源:ht tp://rwu.edu/campus-life/ health-counseling/counseling- center/sexual-assault/rape- myths-and-fac)至於不同程度的性騷擾和性侵犯則更為普遍,每4個女孩中就有1個,每8個男孩中就有1個,在成年之前受到不同程度包括強姦在內的性侵犯。(數據來源:ht tp://www.d.umn.edu/cla/ faculty/jhamlin/3925/myths. html)很可能,你親近的人裡就有人被性侵事件深刻影響過。很多人以為,只有穿著暴露、言行放蕩的女人才會被強姦,研究數據清楚地表明,一個女人穿什麼衣服、行為為何不會影響強姦犯的選擇。強姦犯會選擇那些在他眼裡不大會反抗、更順從的人,被強奸的人裡,有孩子有老人,有女人也有男人。是的,強姦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在任何人身上。而被強姦後,只有很少的人會選擇報案,絕大多數都選擇沉默。與此相對應的事實是,多數強姦犯都是慣犯,他們會一次又一次地實施強姦,直到被抓。但因為很少有人報案,強姦犯通常不會遇到法律麻煩。這還是有法律禁止強姦女性之後的狀況。要知道,在人類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針對女性的身體和精神暴力,比如毆打、騷擾、性侵,並不被法律承認是罪行。(Herman,2015)
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女權運動興起後,女人才逐漸不再被視為男人的財產、附屬物,才被當成和男人一樣的“人”來平等看待。在此之前,已經有無數女人在折磨中枯萎死去,她們永遠等不到正義。因為什麼是正義是被當時更有權力的男人規定的。所以,“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 一點都不誇張。在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男人發現他們的生殖器可以作為武器去傷害、控製女性並付諸實施時,這場屠殺就開始了。(Herman, 2015)千百年來,沒有落幕過。真相3:  
如果你想強姦,
整個社會都會協助你
《樂園》裡,李國華屢屢在學生身上得手後,發現“ 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他身邊。罪惡感是古老而血統純正的牧羊犬。”我們的社會,瀰漫著性恥感文化和譴責受害者的文化。這樣的文化是在幫助施暴者犯罪。用作家蔡宜文的話說,“任何關於性的暴力都是「社會性」的,都不是由施暴者獨立完成的,而是由整個社會完成的。”大人們教育孩子聽話乖巧、服從權威,卻不教他們性知識,不教他們如何在被權威者侵犯時說不。被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遇到身份權威的施暴者,就是羊入虎口。“去性化規訓子女的家庭與「奪處為快」的誘姦看似分庭抗禮,實則一體兩面。” 張亦絢一針見血概括說。施暴者們也會很聰明地尋找那些允許、甚至幫助他作惡的環境。他們很清楚,強姦從來沒有被禁止過,強姦只是被規範了。他們很明白,只要挑更弱勢的、更不會反抗的、更懵懂幼小的、更溫柔乖巧的、更全心全意信賴、崇拜他的受害者,就可以一直強姦下去。真出了事?他們只要站出來,聲情並茂表演一番,不少旁觀者自然會站到更有名望、資源的他們這一邊。這就是為什麼李國華在做了老師之後,才開始強姦。因為他知道,在社會上,他只是個普通的國文老師,但在在學校這個環境裡,在升學的壓力下,身為老師的他是強者,學生是弱者。他成了羊群中的老虎,他可以隨意挑選女學生去強暴, “ 要眼睛大的就有像隨時在瞋瞪的女孩,要胸部小的就有擁有小男孩胸部的女孩,要叫起來慢的甚至就有口吃的女孩。”他得意於,被強暴的女孩不敢反抗,只會在沉默哭泣。他知道,比起小女孩,社會更幫的人是他。思琪的遭遇也驗證了他的判斷,思琪被強姦後,因為無法說出強姦一詞,只能告訴閨蜜,我和老師在一起了。而閨蜜知道後的反應是,“ 你好噁心,你離我遠一點。”思琪想要試探媽媽對她遭遇的態度,對媽媽說:「聽說學校有個同學跟老師在一起。」媽媽的回答是「這麼小年紀就這麼騷」。思琪從此放棄了對外求救。她自己都覺得自己臟。李國華拿準思琪不會舉報自己,是因為他知道,“ 思琪的自尊心會縫住她的嘴。” 而這自尊心其實是社會灌輸給她的性恥感。很多時候,受害者被強奸了,還會被旁觀者質疑說,你其實是自願的吧。不過,其實不用太驚訝於旁觀者的冷漠。因為即使是受害者的家人,全力支持受害者的也只有不到3成—— 有數據顯示,在經歷了強暴的女性中,只有15%的人告訴了家人。在告訴了家人的女性中,只有27%得到了完全的支持,30%未得到支持,43%的人得到的是模棱兩可的回應。有個讀者說,她在高中被老師強姦後,把此事告訴了父親,“ 我父親不相信我說的,他罵我,你是不是做了什麼不三不四的事。” 到後來,她自己都懷疑,我是真的被老師強奸了嗎,還是我勾引了老師。她吃安眠藥自殺過兩次,都被救回來了。“ 但我覺得自己比死人死得還要徹底。”真相4 :
被長期虐待的受害者
會“愛上”施暴者
不僅不罕見,
還很常見
林奕含說她所寫的《樂園》是一個「女孩子愛上了誘姦犯」的故事。有人指責她,質疑她,你不是被強奸了嗎,為什麼會愛上強姦犯?繼而嘲笑、懷疑她的人品和道德。有過類似經歷的女孩W和我分析了,她當時為什麼會覺得自己是愛老師的,“ 那時的我不敢也不願把老師看成性騷擾者。從小到大,我被灌輸的都是要聽老師話,我近乎本能地給老師的舉止找理由。既然老師不會有錯,那就是我有錯,但我也不想當罪人啊。那我接著找到的理由就是,我們其實是相愛的。愛是不講世俗禮教的,愛是可以解釋一切,洗刷一切的。”林奕含筆下被老師強暴的那些女孩子,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她們無一例外,會在痛苦哭泣後,說出“如果老師真的愛我,就算了。”她們會這樣想,一方面是因為覺得被強暴是臟的,但如果兩人是相愛的,那性就不髒了。另一方面則是,她們無法理解和接受老師會強暴學生的現實。涉世未深的她們被人性的暗面嚇到了,老師對她們所做的不倫之事,粉碎了她們對世界、對自我的認知。“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思琪只能這樣告訴自己。這種“ 愛”是為了讓自己不至於在巨大創傷面前,徹底崩潰。於此同時,施暴者也會用“愛”作為誘餌去馴服受害者。因為施暴者要的是徹底對受害者的佔有和控制,這也是色情暴力的核心本質。(Herman,2015)他要的不是一個被迫的受害者,而是一個自願的、配合的性奴。他要的不僅是強暴,還要讓被他強暴的人能心悅誠服地拜倒在他腿下。他想要的是受害者完全的服從和忠誠。這是為什麼李國華“第一次聽說有女生自殺時,那歌舞昇平的感覺。”他覺得女孩子為他自殺,是對一個男人最高的恭維。用喬治·奧威爾在小說《1984》中的話說:“ 我們不滿足於消極的服從,甚至最奴顏嬸膝的服從都不要。你最後投降,要出於你自己的自由意志。我們並不因為異端分子抗拒我們才毀滅他;只要他抗拒一天,我們就不毀滅他。我們要改造他,爭取他的內心,使他脫胎換骨。我們要把他的一切邪念和幻覺都統統燒掉;我們要把他爭取到我們這一邊來,不僅僅是在外表上,而且是在內心,真心誠意站到我們這邊來。” (Herman,2015)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施暴者會先用暴行讓受害者陷入恐懼和無助,失去自我,以及與他人的連接。再戴上愛的面具,用小恩小惠、用花言巧語,讓受害者感覺到還有人在關心她、愛她。施暴者會告訴受害者,他的暴行是因為對她強烈的愛。他會低三下四道歉,會許下各種承諾,甚至會說自己如何對這段不倫的關係有負罪感、如何有壓力,要求受害者的同情、關愛和補償。書裡,李國華會硬塞給思琪錢和鞋子,請求思琪收下,說這是愛的禮物。這也是現實中的施暴者玩的很嫻熟的一套把戲—— 通過給予受害者在關係中有自主權的錯覺,讓受害者進一步覺得,兩人之間的關係,是受害者自己選擇的,受害者應該對自己的不幸負責。這套把戲,方便施暴者瓦解受害者的心理防線。原本就因暴行而內心受傷的受害者在向外界求援的過程中,如果再遭遇被她信任的人鄙夷、排斥,更孤立無援的她會更希望獲得情感依靠。而在其他人排斥受害者之時,施暴者會繼續用偽裝的“愛”(其實是控制欲)去圍獵她,此時的受害者因為在意和需要愛,很容易會落入施暴者精心編織的“愛”的陷阱。“李國華髮現姦污一個崇拜你的小女生是讓她離不開他最快的途徑。而且她愈黏甩了她愈痛。”《樂園》中這段這聽起來荒謬可怕,現實卻的確如此。心理學研究證明了,長期處於施暴者控制下、被反复虐待、處於弱勢地位的受害者,對強勢施暴者產生心理依賴甚至是愛,不僅不罕見,相反,還很常見。《初戀樂園》中,女孩餅乾在被李國華強姦之後,她告訴了男友,男友沒有安慰她,還斥責她“髒”。“餅乾沒有人喜歡了,如果老師願意喜歡餅乾,餅乾就有人喜歡了。”書中,餅乾去找李國華時,說的這段話看得我心痛不已。那些羞辱受害者的人是施暴者的幫兇。他們把受害者推向了更深的地獄。真相5:
強姦和激情無關,
只和暴力、控制、羞辱有關
很多人會覺得強姦是一種激情犯罪,是一時控制不住。但真相是,強姦是一種暴力犯罪,並不是出於激情。絕大多數的強姦是精心策劃的。強姦犯通常會在同一地區以同樣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實施強姦。思琪後來問李國華當初為什麼要強暴自己時,李國華說,是自己“ 表達愛的方式太粗魯。”這是謊言。真相是,他在最初看到思琪時,就已經在謀劃如何對她下手。之後用言語、用摸手、用強迫口交等步步升級的方式試探思琪會不會反抗,直到最後得手。強姦犯去強姦他人絕對不是因為愛。他是為了恐嚇、支配、羞辱受害者,為了摧毀受害者的身體、心理和信仰。李國華在初次強姦思琪時,說過“我是獅子,要在自己的領土留下痕跡。”這是他的真實想法,他強姦是為了滿足自己權力慾和控制欲。千萬不要相信強姦犯口中的“你太美了,我無法自控”。男人在被性喚起後,是完全能夠自控的。強姦犯所說的無法自控,只是他不想控制自己,只是他想找藉口故意傷害你。受害者事後往往會斥責自己,為什麼要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為什麼沒能反抗成功,罵自己“愚蠢”和“幼稚”。但實際上,受害者的任何行為都不能免除施暴者的責任。在熟人強姦中,罪犯往往會利用受害者對他的信任而施暴。事後,再以此把強奸的發生歸責給受害者。一個女孩在約會中被男友強姦後,男友對她說:“你願意見我,是因為你內心希望和我發生關係,我只是配合你。”施暴者會巧妙利用受害者的自責和罪惡感以把強姦合理化,好逍遙法外,同時還會故意加重受害者的自責心理,讓受害者陷入自我悔恨的深淵。真相6: 
不要責怪受害者不堅強,
因為再堅強的人都可以被創傷摧毀
林奕含自殺後,有人說她太脆弱了。說這話的人對暴行,對創傷,對創傷所能對人心理生理帶來的影響了解的太少。強姦這類創傷事件是很特殊的,它的特殊不是在於這些事件罕見,前面我們已經說了,它不罕見,它特殊是特殊在,它徹底打破了我們對自我對世界的原有認知。強姦會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毀滅性的影響。當一個人體驗過,生命被威脅,身體被凌辱,無法保護自己這些人能體驗到的最極端的無助和恐懼之後,你如何讓她相信,她是安全的,他人是可以相信的。有近1/3(31%)的強姦受害者患上和強姦有關的創傷後應激障礙。平均每五個強姦受害者中就有一個人(百分之19.2)在強姦後自殺未遂。強姦倖存者普遍覺得,自己被徹底改變了,不再是原來的自己,甚至不覺得自己還能被稱之為一個人。而最近的科學研究也發現,經歷過長期創傷的人,不僅激素水平有變化,杏仁核和海馬也有異常,換句話說,創傷不僅讓受害者精神痛苦,也使得他身體出現病變。林奕含在被強姦之後,接受了9年的心理治療,目前報導中,多說她患有抑鬱症,其實我覺得她所患的應該是RR-PTSD(R ape-relate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因強姦引起的創傷後應激綜合症。抑鬱只是PTSD的一個症狀。被PTSD困擾的人,自我保護系統似乎進入了永久的警戒狀態,彷彿危險隨時可能降臨,始終身處強烈的恐懼和憤怒之中,情緒和生理調節能力陷入失常。患有PTSD的人會有失眠、焦慮,煩躁、噁心,反复做惡夢,有解離、麻木、心因性失憶,以及自殘、自殺等多種身心障礙的症狀。。林奕含被性侵後,曾經自殺過“吞了一百顆普拿疼,插鼻胃管,灌活性碳洗胃。活性碳像瀝青一樣。不能自己地排便,整個病床上都是吐物、屎屎……問護理師我會死嗎?護理師反問怕死為什麼自殺呢?我說我不知道。”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自殺——失憶是創傷後常見的心理症狀。因為太痛苦了,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會讓人心因性失憶。TA的自毀行為,其實也是一種下意識的自我保護—— 精神折磨讓TA太痛苦了,而自殘甚至自殺導致的肉體痛苦可以讓他們暫時不去感受精神上的痛苦。有倖存者解釋說,自殘,讓她感覺到強烈的平靜和解脫。“她也不知道怎麼去愛了。她只知道愛是做完之後幫你把血擦乾淨。愛只是人插進你的嘴巴而你向他說對不起。”對親密關係失去信任,這也是長期受性虐待的女性常有的創傷反應。
當有男生追求思琪時,她的反應是拒絕,“因為我不配”。她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愛。她認為別人愛的只是偽裝的她,而她的內在已經腐敗了—— 自我厭惡是PTSD另一個典型症狀。即使因為強姦引起的創傷綜合症,身心處在極度痛苦之中,林奕含還是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書,在自殺前兩個月出版。她在書中寫,「我可以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姦小女孩為樂,假裝世界上只有馬卡龍、手衝咖啡和進口文具嗎?…… 我沒辦法假裝……我做不到。 」「我每天寫八個小時,寫的過程中痛苦不堪,淚流滿面。寫完以後再看,最可怕的就是:我所寫的、最可怕的事,竟然是真的發生過的事。而我能做的只有寫。女孩子被傷害了。女孩子在讀者讀到這段對話的當下也正在被傷害。而惡人還高高掛在招牌上。」在我眼裡,能撕開傷口,忍受巨大痛苦,寫下這本書的她,勇氣和良知,是超乎常人想像的。因為自殺,她的聲音終於被放大了,被很多人聽見了。只有死去才能被聽見,這是非常悲哀的事。在她生前,依然有人質疑她炒作,說她有抑鬱症、有精神障礙,言下之意是,這樣一個瘋病人的話不可信。最近北影女生阿廖沙自曝曾遭班主任之父性侵事件,同樣的污水潑向了阿廖沙,人們說“她有抑鬱症”。不僅施暴者熱衷於歸責於受害者,很多旁觀者也會用放大鏡,尋找受害者人格或道德上的缺陷。他們讓受害者回答“為什麼”和“為什麼是你?”其實這2個問題,所有經歷過暴行的人,早早就問過自己無數遍了。但沒有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受害者和我們一樣願意相信世界公正,人心光明,未來美好,直到,創傷讓TA看到命運的任意、隨機和殘忍。很多受害者會選擇自殺,是因為她們的理性不願意相信,世界是可以如此殘暴恐怖的。人是可以如此邪惡,如此以傷害同類為樂的。當旁觀者去追問受害者為什麼是你時,潛台詞其實是,換了我,我就不會像你那麼蠢/笨/傻,我會保護好自己。這是一種非常狂妄且邪惡的自大。真相是,每個人都能被摧毀,只要創傷持續時間足夠長,強度足夠大。那些懷抱巨大勇氣,忍受巨大痛苦,站出來說出真相的受害者,很可能因為創傷,身體和心理都嚴重生病了。因為生病,TA可能無法準確記憶、無法流暢表達,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無法正常與人交流,無法再去愛,再去相信,無法像你我一樣,擁有普通然而幸福的一生。TA也知道,如果她站出來,會被施暴者猛烈攻擊。因為施暴者最害怕的就是受害者開口說出真相。施暴者希望每一個受害者都能永遠沉默下去,這樣就可以不斷獵捕下一個受害者。而身心受過巨大創傷的他依然想為社會的公正秩序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想要幫未來潛在的受害者把施暴者繩之於法。這時,那些用他因為創傷而留下的身心傷痕去攻擊他,“ 你是神經病/抑鬱症/人格障礙/受虐狂,所以你的話我們不信” 的人,不是壞就是蠢。我們不要因為無知,而做了施暴者的幫兇。我們要認真仔細聆聽創傷倖存者的聲音,我們要給他們更多的擁抱、勇氣和支持。如果你覺得暴行罕見而遙遠,我願你在塵世一直幸運下去。但請不要因為你的幸運,就否認那些在深淵裡行走的人的呼救和悶哭。我們要承認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非人的痛苦、有難以想像的邪惡存在,只有我們承認,我們才能著手去解決。最後的話
寫到這裡,就想結束了。但想到,其實性侵受害者以及潛在受害者之廣泛,我覺得應該談一談,如何減少被性侵的可能性。前面已經說過了,施暴者在挑選受害者會傾向於挑選那些在他們眼裡,好欺負的,不會反抗的。大多數性侵發生在熟人之間,是有預謀的,很多施暴者會從言語騷擾升級到行為暴力,逐步測試受害者的忍耐底線。所以,在你感覺到自己可能被騷擾了,在不舒服的第一時間裡,你要明確制止、警告對方,對性騷擾零容忍。如果你因為擔心衝突、害怕社交尷尬,而一再忍受,可能換回來的是騷擾者的變本加厲。如果覺得對方舉止不當,不管對方的職業身份、和你的關係如何,都不要因此而否定自己的判斷。很多強姦受害者都會在事後後悔自己忽視了最初感知到的危險,從而失去了逃跑的機會。平時可以多做一些體力鍛煉,這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你在遇到罪犯時能和他搏鬥,實際上,因為男女的體力差異,加上罪犯往往還帶有武器,想靠體力製服對方,不大現實。但體力鍛煉能提高你的力量感、危機應變能力,這會減少施暴者找你下手的可能性,以及如果真的意外發生,你也能更快速有效應對。也說一下,受害者如何從創傷中康復吧。最重要的兩點:一是,賦權。創傷的發生,會讓受害者感受到喪失了對自我的控制權。所以在恢復階段,受害者需要找回對生活的控制感。這意味著,其他人無論如何關心受害者,都不可以代替受害者做決定。比如要不要報警,以何種方式治療,所有這些事,其他人都只能給出信息和建議,把決策權交給受害者。所有以“為受害者好”的名義,命令受害者行為都是在加重受害者的創傷。二是,重建和自己、和他人的聯繫。創傷摧毀了受害者對自己對他人的信任、傷害了TA處理關係的能力,而要修復這些被破壞的能力的唯一方法是盡最大可能使用這些能力。受害者需要和其他人建立聯繫,可能是從讓她覺得最安全的親友開始,到同伴小組里和她有過類似遭遇的人,到不大熟悉的人,到陌生人,這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可能會很艱難而漫長。雖然受害者不對被傷害一事負責,但他們要對自身的恢復負責。看上去很不公平對不對,但只有接受了這一點,受害者才能走上恢復之路。
最後,我想說下為什麼我會在這裡寫下這篇文。我還記得,我第一次意識到我不是唯一一個被性騷擾過的女孩,大概是小學三四年級,放學後人都走了,我和2個好朋友還在一起畫黑板報。我們3個小女孩聊著聊著,忘了是誰提議說,“來,我們都來分享自己最深的一個秘密。”我說了我的——在很小的時候,我被鄰居哥哥以玩遊戲的名義觸摸過私處。我說完後特別惴惴不安,因為在我潛意識裡,這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我沒有想到的是,我的2個好朋友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 我也遇到過類似的。”騷擾她們的人分別是她們的舅舅、表兄。那一天,我才知道,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原來我以為特別可怕的只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在別的女孩身上也會發生。後來長大了,我接到過朋友A哭訴的電話,讀研的她被校領導性侵,A問我該不該曝光對方,最終她選擇沉默,因為擔心輿論、司法的二次傷害,以及對方運用權勢報復。我特別理解她,因為在國內,二次傷害幾乎一定會存在。我收到過一些觸目驚心的來信,有個讀大一的女孩約會時被男友強姦,告訴家人,卻被罵“ 你不檢點”。有個還在讀高中的女孩告訴我,她的父親從小就騷擾她,她的母親知情但並不保護她,她唯一的心願是盡快讀完書,找到工作,離開家。至於性騷擾,我聽朋友們說過更多,女生們普遍都遇到過,有些男生也遇到過,而我自己也經歷過。有那麼一兩次,想來如果不是幸運,我可能已經成了某某強奸案受害者。奕含寫的《樂園》裡有一段,我讀一次,哭一次:“怡婷,你才十八歲,你有選擇,你可以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假裝從沒有小女孩被強暴,假裝思琪從不存在…… 你可以過一個資產階級和平安逸的日子,假裝世界上沒有精神上的癌……但是你也可以選擇經歷所有思琪曾經感受過的痛苦,並牢牢記住…… 她所有的思想,思緒,感情,感覺,記憶與幻想,她的愛,討厭,恐懼,失重,荒蕪,柔情和慾望,你要緊緊擁抱著思琪的痛苦,你可以變成思琪,然後,替她活下去,連思琪的分一起好好地活下去。”是的,我無法假裝這世界上沒有小女孩被傷害。我無法假裝不知道,那些施暴者們依然衣冠楚楚地活著。我能做什麼?作為倖存者,我能做的就是寫。我完成我的這一棒,接下來,就到你了。請你把棒子接力傳下去,讓更多人知道真相。

虫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憂鬱

Q1:什麼是憂鬱症狀?

A:「憂鬱」是一種情緒狀態,每個人的情緒都會有高低的起伏;一生當中很多人曾出現過憂鬱的情緒;像是遭遇到失落、挫折時,常可能會覺得憂鬱。所以,憂鬱情緒是人們常經歷到的正常、適應反應。但是,若憂鬱情緒的出現時間過強、過長,且干擾到一個人正常的功能(如學業、人際、生活照顧等等)表現,則可能是一種較值得關心與協助的症狀反應。通常憂鬱的症狀,包含五大層面,分別是情緒、動機、思考、動作、生理等層面。會有以下的特徵:比起一個人一般的情況,(1)在情緒方面,有更強、更多的憂鬱的情緒;(2)在動機方面,會變得對事情失去興趣、喜樂;(3)在思考方面,自尊會變低,變得容易自貶;經常對事情有過度、過多的自責或罪惡感;甚至出現自殺想法;做決定變得很困難或無法專心;(4)在動作方面,行動變得激躁或遲緩;(5)在生理方面,會出現體重減輕/增加、胃口減低/增加、失眠/過度睡眠、疲倦/無力等現象。

Q2:有憂鬱症狀=得了憂鬱症嗎?

A:憂鬱症狀≠憂鬱症。導致上述憂鬱症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外在壓力事件外,許多生理與心理的因素都可能導致憂鬱症狀。但是,若要診斷為憂鬱症,需經精神醫學專業判斷,根據精神疾病診斷系統,評估所出現憂鬱症狀的嚴重性與出現時間長短,並排除由於生理因素或服用藥物所引發的憂鬱症狀以及其他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分裂症、雙極症(即考慮是否曾有躁症或輕躁症發作)的可能性之後才能下此診斷。「憂鬱症」雖是一種疾病,但多數可以在精神科醫師與臨床心理專業的協助以及其他諮商與輔導相關資源的整合運用下,恢復正常生活功能。要注意的是,「憂鬱症」個案會出現憂鬱症狀;但有憂鬱症狀的人卻不一定是「憂鬱症」。

Q3:什麼是憂鬱症?

A: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於1994年出版的第四版精神疾病診斷統計手冊之系統,當以下9項憂鬱症狀之中出現5項或5項以上,且至少持續兩個禮拜,而且這些症狀是原先所沒有的現象,同時(1)憂鬱的情緒或(2)對事情失去興趣、喜樂此兩項症狀至少應有其中之一,便符合憂鬱發作的診斷。在診斷憂鬱症時,要特別小心排除由於生理因素或服用藥物所引發的憂鬱以及排除其他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分裂症、雙極症的可能性之後才能下此診斷。且要注意:若症狀明確由於一種一般性醫學狀況、或心情不一致之妄想或幻覺所造成(如癌症患者的疲累或因妄想食物被下毒而不吃造成體重下降),則勿包含在內。

   九項憂鬱症狀包括:

  1. 憂鬱心情,幾乎整天都有,幾乎每日都有,可由主觀報告(如感覺悲傷或空虛)或由他人觀察(如看來含淚欲哭)而顯示。注意:在兒童及青少年可為易怒的心情
  2. 在所有或幾乎所有的活動,其興趣或喜樂都顯著減少,幾乎整天都會,幾乎每日都有(可由主觀報告或由他人觀察而顯示)
  3. 非處於節食而明顯體重下降,或體重增加(如:一個月內體重變化量超過5%);或幾乎每天都食慾減少或增加。注意:在兒童,幾乎無法增加預期應增加的體重即應考慮
  4. 幾乎每日失眠或嗜睡
  5. 幾乎每日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可由他人觀察得到,而非僅主觀感受不安定感或拖滯感)
  6. 幾乎每日疲累或失去活力
  7. 幾乎每日有無價值感,或過份或不合宜的罪惡感(可達妄想程度)(並非只是對生病的自責或罪惡感)
  8. 幾乎每日思考能力或專注能力減退、或無決斷力(由主觀陳述或經由他人觀察而顯示)
  9. 反覆想到死亡(不只是害怕自己即將死去)、重覆出現無特別計畫的自殺意念、有過自殺嘗試或已有實行自殺的特別計畫

Q4:哪些生理因素可能導致憂鬱症狀?

A:在臨床上,腦部受傷、腦炎、腦中風、腦瘤,或一些腦部病變如:癲癇、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漢汀頓症等,有時候也會引發類似憂鬱症的症狀。其他一些內分泌失調或內外科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庫欣氏症(血中腎上腺皮質類固醇過量)、癌症、紅斑性狼瘡,也可能會引發憂鬱症狀。因此在診斷是否為憂鬱症時,都要小心排除這些生理疾病的可能性,以免延誤治療時機。若是生理疾病引起的憂鬱症狀,需先主要處理生理問題。

Q5:哪些藥物可能導致憂鬱症狀?

A: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如降血壓藥物、心臟用藥,或是類固醇,也會引起憂鬱症狀的副作用。此外,酒精以及某些毒品如:安非他命、古柯鹼、鴉片、鎮靜劑、幻覺劑、搖頭丸等,在使用過後或是出現戒斷症狀時,也會出現憂鬱的症狀。因此,在判斷學生是否為憂鬱症時,也需小心排除學生是否有濫用酒精或藥物的情形。若是藥物引起的憂鬱症狀,需先處理服用藥物上的問題。

Q6:憂鬱症的形成是單一因素嗎?

A:許多研究顯示憂鬱症是由多元因素所導致的,包括早期家庭與性格脆弱因素、生物性脆弱因素、社會心理壓力、認知偏差、情緒調節不佳以及腦功能調節的異常等,每個個案的發病原因,幾乎都是上述的因素彼此交互作用的影響有關。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因素都是可能罹患憂鬱症的危險因子,若上述因素越多,負面影響越嚴重,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就越高,反之,如果個人性格樂觀健康,擁有良好因應壓力的方法,情緒調節能力也佳,這些正向因素也可能是保護因子,可以降低一個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

Q7:憂鬱症可能與大腦功能異常有關?

A:腦影像學的研究已指出,有些憂鬱症患者的腦前額葉與邊緣系統之功能較差,尤其是在基底核、殼狀核與尾核三個部位,且大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失去了平衡。臨床研究已發現憂鬱症患者可能是因為遺傳基因與後天壓力的影響,使腦內之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清素(Serotonin)等神經傳導物質功能減少或失調,進而影響大腦功能所致。因此,憂鬱症患者會有情緒低落或暴躁、吃不下、睡不著、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而藥物治療主要是藉調節上述所提到的腦內神經傳導物質之功能,以降低憂鬱症狀。換句話說,憂鬱症亦是一種疾病,就像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一樣可能有其特殊的體質因素及遺傳傾向,只是症狀主要以內疚、失眠、憂鬱、自殺念頭等來表現。

Q8:憂鬱症可能跟家庭功能有關?

A:以下的說明是提及罹患憂鬱症的危險因素之一,即過去研究發現,有些人從小在家庭中受到歧視或虐待,或是家庭凝聚力低、衝突較多而激烈,父母管教不一致等家庭因素可能使一個人在成長過程,形成較脆弱的性格特性,而較容易在壓力下產生憂鬱症狀。而當憂鬱青少年將自己孤立在家庭成員之外,其易怒及干擾行為等症狀,也會使家庭生活品質降低。同時,當憂鬱青少年從家庭生活中退縮,斷然拒絕父母的關心,使父母感到挫折後也變得生氣、多批評,同時也讓青少年感到更加生氣、愧疚和憂鬱,於是彼此責備與敵意的循環便開始啟動,難以打破,進而使憂鬱加劇。相反的,倘若家庭成員彼此支持較多、營造開放正向與合作分享的家庭氣氛,有助於降低憂鬱症發生的機率。

Q9:憂鬱症常和性格有關?

A:以下資料提醒的是有下列性格,有可能是罹患憂鬱症的危險因子之一,有許多研究探討性格與憂鬱的關係,發現具有某些性格特質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較高。美國賓州大學精神科貝克博士(A. T. Beck;引自柯慧貞,2002)發現有兩種性格特徵的個體,可能容易有較高的憂鬱傾向:自主型性格與依賴型性格。

1.自主型性格傾向高的人,成就需求高,做事有明確的目標,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且非常在意犯錯或失敗;因此,容易在表現不佳或不如人時,覺得無法達到期望與標準,而出現自卑感與罪惡感。

2.依賴型性格傾向高的人,人際需求高,十分重視人際關係,比較依賴、需要他人的陪伴、喜歡及讚許;時常擔心被拒絕且過度敏感,渴望得到關懷、保護、讚許,不容易表達對別人的憤怒等;因此,容易因為不被喜歡、被拒絕或分手而感到不安與沮喪。

Q10:悲觀的人比較容易患憂鬱症?

A:研究發現具有負向思考內容與推論方式,或較僵化、單一自我價值觀的人,對於未來容易感到悲觀,而且傾向把目前生活的情境解釋成挫折,因而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高。而當一個人憂鬱發作時,也會再把事情看得更加負面。

Q11:壓力大,容易產生憂鬱症?

A:憂鬱症容易在重大失落事件(如離婚、配偶過世)發生後伴隨而來的負面生活壓力而產生。研究指出在憂鬱發作前的一個月,個體可能經歷較多的壓力事件;但是,只有約20-50%經歷過重大壓力事件的人,會出現憂鬱的症狀。因此,壓力事件雖然是引發憂鬱症的原因之一,但並不是每一個人在遭遇壓力事件後都會罹患憂鬱症;而是如果一個人具有憂鬱的危險因子,如在遺傳、生理體質、性格、思考方式、因應技巧…等方面有了較負面的特性,比較容易在壓力的事件下產生較大的壓力反應,因而引發憂鬱症。

Q12:人際關係不好較容易產生憂鬱症?

A:美國克勒門(G. L. Klerman;引自謝碧玲,2002)及其同事曾指出有四種主要人際問題可能會導致憂鬱症,包括:「傷慟或哀傷反應」、「人際衝突」、「角色轉換」以及「人際缺陷」。人際取向心理治療專家認為只要能夠協助個案有效因應目前所面臨的四種問題中至少一項,就能夠減輕憂鬱所帶來的困擾。

1.「傷慟或哀傷反應」指的是心中還沒有平復的傷慟。傷慟或哀傷是人類正常的情緒表現之一,然而對一個失去親人的人而言,如果遲遲無法平復,又或者持續太久,甚至出現了病態的身心反應,都會造成個案身心適應上的困擾。例如:小華因母親過世,傷心長達半年,甚至開始出現憂鬱反應。

2.「人際衝突」指的是經常性的與日常生活中需要接觸的人起衝突或爭執。人際關係的層面廣泛,除了家庭中的家人、夫妻、親子、親戚關係外,另外就是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好比老闆、下屬或同事,也有可能是生活中的朋友互動,當然也可能是社團中所認識的人際網絡。例如:老趙因為常受到同事排擠與上司不當的剝削,造成其排斥上班工作,甚至因而產生心情低落、胃口差的反應。

3.「角色轉換」指的是從原來的社會或職業角色轉換到另一新角色的適應困難,包括生命中各種發展與轉變,像是社會新鮮人。角色轉換大致可以從三種類別所帶來的衝突來探討:(1)生命階段中的重大轉變,比方說升學、結婚、離婚、生子或是小孩長大離開家庭所帶來的衝擊,例如大一新鮮人若無法適應大學生活,便可能會對自己出現負面的評價,進而出現心情低落的情形。(2)工作方面的重大轉變,比如說求職、升遷、轉換跑道或被降級、懲處,甚至被解雇,例如被解雇的老章,龐大的經濟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開始出現失眠、胃口差的生理反應,也出現了心情低落的情形。(3)意外性事件或生命中不可預料的變化所帶來的重大衝擊,例如在意外中受傷以致嚴重傷殘。

4.「人際缺陷」指的是個人在處理人際關係或是與人互動的技巧上有困難。有些人在人際關係上較為孤立,也可能社交技巧比較不足。由於這類人常缺少社交技巧或者有著長期、持續的人際困擾,通常他們的問題也比較難以處理。

Q13:上述因素是同時發生的,還是個別出現才會導致憂鬱症的產生呢?

A:若從生理、心理與社會整體的角度來說,根據壓力-特異質的假說觀點(Stress-  Diathesis Model),憂鬱症發生的潛在因素,包括「體質」和「個人特質」,也就是上述所提到的一些因素,像是性格、壓力因應習慣、大腦或基因影響等潛在特異質;加上如果外在環境存在著誘發疾病的壓力事件,如:環境壓力、家庭或人際衝突等壓力事件,這時比較有可能出現憂鬱症。

以上兩者是彼此互相影響並環環相扣,甚至有的特異質會衍生出其他的特異質與壓力,進而使原來的特異質功能更差,壓力事件也更多。舉例來說,一個經常被憂鬱情緒與失眠等憂鬱症狀所苦的女孩子,其人際關係比較疏離;倘若剛好遇到升學壓力事件,個人無法有效因應,而朋友可以提供的協助也有限,便可能使其憂鬱症狀加重,甚至更退縮封閉,而落入更負面的循環中。因此,憂鬱症的發生原因可能是多元的,同時包含生理、心理及外在環境、社會文化等因素。

Q14:憂鬱症要如何治療?

A:根據臨床研究,憂鬱症治療最有效的方法不外乎藥物治療與心理諮商與治療兩種。藥物治療主要是藉由藥物調整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進而減緩憂鬱症狀。精神科醫師會根據病患的個別差異來選擇藥物進行治療,不同的憂鬱症病患,根據當下的症狀表現與生理狀態以及病程發展,其藥物治療的選擇便可能有很大的差別。而在心理諮商與治療方面,常用的包括:認知行為心理治療(CBT)、人際關係心理治療(IPT)、辨證式行為治療法(DBT)、家族治療、領悟取向心理治療與團體心理治療六種,經過研究證實都具有不錯的療效。

根據文獻回顧分析指出,對較嚴重的憂鬱症(尤其是合併妄想或幻覺等精神病症狀),通常將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合併使用,可以藉由藥物先快速有效調整病患的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功能,進而降低症狀的嚴重度,然後再進行心理治療,協助病患接受自己的病情,並經由改變憂鬱的負向想法與壓力因應與人際互動技巧,協助其調適個人情緒與因應其周遭壓力環境,進而協助病患達到生理、心理與社會整體的改變,以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而對於不併有精神病症狀或非雙極症鬱期發作的個案,尤其是大多數輕度或中度嚴重的憂鬱症患者或學生常見的併有憂鬱情緒的適應障礙,可以在心理諮商與治療的幫助下,學習正面思考、情緒調節及壓力因應等策略,以改善憂鬱程度。

Q15:為什麼要重視憂鬱症的防治?它會造成什麼影響?

A:憂鬱症不但會造成我們情緒上的低落與痛苦,還可能會影響到課業、人際、日常生活等方面;較嚴重的甚至衍生出自我傷害或自殺的問題。過去的研究調查顯示,自殺人口中,約有百分之五十至九十左右在自殺前可能曾罹患憂鬱症。因此,憂鬱症對我們的社會、身邊的朋友、甚至是自己的影響甚劇,因此我們在進行自我傷害防治工作時,憂鬱防治是很重要的一環,兩者可謂是息息相關。

虫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生自我傷害行為防治』參考資料

一 .何謂自我傷害行為

廣義的自我傷害( Self-destruction,Self-damage), 包括自殺、企圖自殺、以及以任何方式傷害自己身心健康的行為。狹義的自我傷害僅指以任何方式傷害自己身心健康,但個體並沒有結束自己生命的清楚意願,他可能因如此做而造成意外,但在進行這項行為之前,他的意識裡並不清楚地表現出要結束自己生命的意圖,這類行為如:重複地拔自己的頭髮,以頭撞牆,咬傷自己,割傷自己等等。

 

二 .自我傷害行為的徵兆

有自殺意願的人,通常會不自覺地發出一些求救信號,周圍的人如果能多加留心,適時給予關懷與支持,就有機會挽救許多的生命。但請切記,一個曾接受幫助及被阻止自殺的孩子,即有可能會再嘗試第二次。因此,對這些孩子的幫助與警覺應是持續而無終止的。

Pfeffer等人(1986)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孩子(企圖)自殺前,是有線索可循的,而這些訊息會出現在不同範疇中,計有以下四個部分:

(一)語言上的線索

孩子的話語裡有意無意地透露出想死的念頭。例如:「我希望我死了」、「沒有人關心我的生死」、「如果我不存在(沒有我)的話,事情也許會好些」…….。通常孩子表現出想死的念頭,可在下列幾種方式中表示:

1.直接說出。

2.在作文、詩詞、週記中表現出來。

3.與別人討論「死亡」的概念時,所透露出的不正確死亡概念。

(二)行為上的線索

有關行為上的線索,最主要的判斷重點是孩子平時的行為習慣「變化很大」,亦即與往常不太一樣。這些線索包括:

1.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如:積極活潑的學生變得退縮,原來安靜的學生變得話很多、謹慎的人變得喜愛冒險。

2.學校裡的問題,如:成績大幅滑落,上課時打瞌睡,不再按時交作業,

突然發脾氣,引發較多的人際衝突。

3.放棄財產,如:將心愛的東西分送給別人,立下遺囑,或將心愛的東西

丟棄、處理掉

4.濫用酒精、藥物,如:增加喝酒的次數與飲量,明顯地影響正常的生活

秩序,增加了鎮靜劑與安眠藥的使用,甚至服用禁藥。

(三)環境上的線索

有關環境上的線索,指的是「個人的環境上發生極大的變動,使得他常窮於應付」,或者是「因遭挫折,並缺乏忍受力,使得壓力增大」。例如: 

1.一個重要的人際關係的結束:與要好的朋友分手了,雙親離婚,雙親死亡,親密的兄弟或姊妹長期地離去或死亡等 ………。

2.家庭發生重大變動:財物上的危機,不得已的搬家……。

(四)併發性的線索

這一類的表現往往是前述三者的延伸。包括:

1.從人際關係退縮回來,顯得與世隔絕的樣子:這類情況可能會是孩子遇到人際間的衝突(例如:與好朋友吵架),而有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例如:由積極成為退縮);或者是孩子表達「我沒有親密、知心的朋友」、「我不知道如何交朋友」、或是「同學不關心他」,因而讓自己孤獨起來,另一方面有可能是孩子的個性原本就顯現出「退縮 -緘默」的特性。

2.顯現出憂鬱的情緒:經常出現「沒有希望」的念頭,行動上顯得無助,對許多事失去興趣,過去有關孩子的自殺研究發現,憂鬱的情緒與自殺息息相關,因此應要隨時注意孩子的情緒狀態,當他悲傷、受到困擾、以及有孤獨的感覺時,而且他在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活動量也降低時,則這孩子的自殺危險性已由「低」升至「中」,如果這孩子日常生活的秩序已廣泛地被破壞,或是他感受到「沒有希望」、「悲傷」以及「無價值感」時,那麼這孩子的自殺危險性就是由「中」升至「高」。

3.顯現出不滿的情緒而且有許多的抱怨,甚至爆發性的攻擊行為:某些學者認為孩子的自殺行為可以視為對自己不滿或攻擊自己的一項表徵。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或失去親密關係時,有時會以自殺來表現內在的緊張、不滿,以拒絕、甚至報復外在的壓力。

 

三、自我傷害行為的成因

(一)環境因素:

1.家庭因素:包括家人有自我傷害的先例,父親酗酒、失親的失落經驗、家庭暴力、親子溝通不良、親子缺乏親密的互動關係、角色顛倒(即孩子被迫負擔過重的責任)、雙親工作而對子女的關愛不夠。

2.父母示範:孩子們常模仿及學習父母的行為,因此,若家族有自我傷害的歷史,會使得青少年更易處於嘗試自我傷害的危險中,有資料顯示,經歷過家族親密成員自我傷害慘劇的孩子,其自我傷害的危險率高出其他孩子的9倍。

3.學校因素:除轉學、退學等突發事件的影響外,課業上的挫折感亦是隱形殺手。

4.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上的挫折及流離亦是孩子產生自我傷害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會使得他們無法在人際關係中獲得歸屬感,而覺得孤單落單,受到排斥。

5.時間變數:悲劇發生或痛失親人的週年紀念日,此時親人或重要關係人產生自我傷害行為的比率可能提高,此現象被稱為「週年效應」。

(二)個人因素:

1.死亡概念:根據年齡層的分類中,可以了解到孩童對於〝死亡〞理解是有階段性的,隨著認知能力的增加,自我傷害會被孩童理解為結束生命的一種方式,而變成青少年及孩童的一種選擇。

2.媒體影響形成的錯誤觀念:傳播媒體所造成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媒體報導的自我傷害事件,對青少年有多少衝擊力,有許多部分是需要加以釐清的,否則容易使得青少年在觀念模糊的狀況下,依樣化葫蘆地加以模仿,而產生悲劇。

3.錯誤的因應─以自殺引起注意:「死」常常被自殺者拿來當作刺激別人、傷害別人的一種工具,青少年會藉由自殺的方法來喚起周遭人對其的注意,來表示對外在壓力的反抗。

4.藥物濫用:據研究指出,青少年企圖或遂行自我傷害,有部分是受酒類或藥物的影響,藥物濫用常會阻礙神經傳導的正常作用,使人產生幻覺、降低推理能力,因而增加了自我傷害的可能性。

5.「人─我」分化不清的性格特徵:「人─我」分化不清指的是自我分化不佳的個體,容易與重要他人彼此綁在一起,而互相限制,若限制的力量太強且又超過個人所能負荷或是相互綑綁的關係中含有毀滅的力量,則可能導致自殺行為。

6.心理需求無法獲得滿足:心理需求理論假設當人有某種需求時,相對地他必須做出某類行為來滿足,若此行為無法使需求獲得滿足,個人就會感受到壓力,而此壓力又迫使其發展出新的解決方式來因應,但如果又無法獲得解決,又形成了新的壓力,而產生惡性循環,而自殺行為會被認為是一種消除此種惡性循環的方法,來處理個人無法解決的壓力。

(三)突發事件因素─歸納如下:

1.親友的亡故 2.與父母、兄弟爭吵或紛爭 3.朋友之間相處不睦或決裂 4.家庭財務問題 5.父母離婚 6.與老師有過節 7.轉學、退學 8.受傷、生病 9.成績不及格 10.失戀

11.與好友分手

 

四 .自我傷害行為的預防與輔導

自我傷害行為是可以預防的,要做到預防自殺的發生,首先要學會識別各種可能自殺的行為跡象與線索,大部分想自殺的人,通常並非一種臨時起意的行為,從出現自殺念頭到企圖自殺,往往需要一段時間,若可以及早識別自殺行為的徵狀,便能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輔導。

(一)老師可以透過班會或其他團體活動的時間,帶領學生們討論生命的意義及價值,並向學生們澄清死亡的真象,協助學生們對生命與死亡建立起正確的觀念。

(二)增進學生們生活適應的技巧及處理壓力的能力。

(三)常與班上每位同學作接觸,利用週記與學生作心靈的溝通。

(四)願意傾聽,給予學生支持、關懷,與學生分享情緒。

(五)提供支援的網路及相關資源,讓學生們了解,自己遇到困難時,該向何人、何單位來尋求協助。

(六)經常與任課教師聯繫,全面了解學生在校情形。

(七)留意每位學生的出缺席狀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相互交換學生之日常訊息。

(八)利用閒暇做家庭訪問,了解學生居家生活狀況。

(九)在班上形成一個支援的網絡,提供需要協助同學社會資源。

(十)在班上形成一個通報的系統,指定幹部主動報告同學之動態,尤其是異常舉動。

(十一)對可能自我傷害傾向的學生保持高度的敏感。

(十二)留意學生在週記、信件上透露的心事及相關線索。

 

青春期可能發生之精神疾病

青少年時期生理急遽變化;情緒起伏莫測,如果紓解不當,輕則行為孤僻;重則衍生疾病。青少年的情緒表達與行為,可分為常態性與非常態性。常態性的情緒表達與行為在周遭人適時給予關懷與支持都會改善,而非常態的情緒表達與行為則應就

醫處置。

 

徵兆

學習分辨精神疾病症狀是協助精神疾病患者的第一步,教師可以從下列幾點來分辨:

(一) 儀表方面 :怪異與蓬頭垢面。

(二) 動作行為方面 :出現攻擊、破壞、自言自語、終日臥床等怪異行為。

(三) 生活方面 :與人之間有疏離感,人際關係退縮,學業一落千丈,無法照顧自己。

(四) 情感方面 :情緒不穩定,比平常高昂、悲傷、焦慮或緊張。

(五) 意識方面 :對外界刺激沒有反應、或反應過度。

(六) 知覺方面 :出現幻覺,外界根本沒有刺激,卻感覺刺激存在,如聽到有人指使其做某事或聽到他人責罵的聽幻覺,以及看到蟲在身上爬的體幻覺等。

(七) 思考方面 :有一些奇怪的脫離現實的看法,也就是「妄想」,如:相信自己有超能力;以為別人會愛上他或自己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等妄想。

二、青春期常見的精神疾病

(一)輕微的精神障礙-精神官能症

精神官能症是較輕微的精神障礙,青少年較常見的精神官能症包括以下三項:

焦慮症:面對壓力時產生過度的焦慮,其症狀包括:經常性抱怨身體不舒服、拉肚子,甚至以此經常請假不上課、成績退步、失眠等。

畏懼症:害怕特定的事件或情境,如怕黑、怕坐電梯、怕在公眾面前說話。

強迫症:包括強迫性的思考及強迫性的行為,日常生活中不自覺的重複想一些事情或做一些行為,雖然知道重複做沒有意義,但不做又會不安,令其相當掙扎,通常這類型的學生有追求完美或是潔癖的特質。

(二)嚴重的精神疾病

青春期常見的嚴重精神疾病有三種:

躁鬱症:多於青春期發病,有兩個病程:

憂鬱-不愛講話、反應遲鈍、體力變差、對任何事情提不起勁,嚴重時躺在床上不吃不喝。

狂躁-情緒高昂、愛講話、活動量變大、睡眠時間縮短,躁鬱症患者一段時間有鬱的現象,一段時間躁的現象,癥期反覆不定。

憂鬱症:憂鬱症患者人格傾向於情感脆弱、缺乏彈性、挫折忍受度低、內向、情緒化,其症狀有對事物失去興趣、沒有活力、活動量減少、注意力減低、自信喪失、自我無價值感、對未來無助、睡眠障礙、食慾降低,甚至有自殺的意念與行為等。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精神疾病,通常是漸漸發生的,有一段潛伏期。會得精神分裂的孩子通常個性內向、退縮、壓抑、與人的關係不是很親密,潛伏期時會變得更退縮、話更少、不專心還會出現自言自語、妄想等。精神分裂容易發生在國、高中時期。

 

(三)飲食失調-心因性厭食症與暴食症

1、心因性厭食症

( 1)拒絕維持體重於就其年齡和身高所應有的最低正常體重水準或以上。

( 2)縱使已經體重過輕,仍強烈害怕體重增加或變肥胖。

( 3)對自子的體重、身材之經驗方式有障礙:不當自我評價或否認體重過低之嚴重性。

( 4)在初期已開始的女生會發生無月經症(amenorrhea),意即至少連續三次月經週期無月經。

( 5)類型:

禁食型-在發作期間,未曾規律的從事暴食或清除行為。

暴食 /清除型-發作期間,此人規律的從事暴食或清除行為(意即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使用瀉劑、利尿劑或灌腸)。

2、心因性暴食症

( 1)重複發生暴食發作。一次暴食發作同時具備下述兩項特徵:

在一段獨立時間內(如任何兩小時內),吃下的食物量絕對多於大多數人在類似時間類似情境下所能吃的食物量。

在此發作之時,感覺缺乏對吃食行為的自我控制(如感受到自己無法停止吃,或無法控制自己吃什麼或吃多少)。

( 2)一再出現不當的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諸如:自我誘導的嘔吐;不當使用瀉劑、利尿劑、灌腸、或其他藥物;禁食;或過度的運動。

( 3)平均來看,暴食及不當的補償行為,同時發生的頻率每週至少兩次共達三個月。

( 4)自我評價被身材及體重影響。

( 5)類型: 清除型-在發作期間,此人曾規律的從事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使用瀉劑、利尿劑或灌腸。

非清除型-在此次發作期間,此人已使用其他不當的補償行為(如禁食或過度的運動),但不曾規律的從事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使用瀉劑、利尿劑或灌腸。

(四)邊緣性人格疾患

始於成人早期之前,在各種環境背景下表現的一種廣泛模式,對人際關係、自體形象( self-image)、情感表現極為不穩定,且非常容易衝動。

 

三、處理方式

(一)教師可以協助患有精神疾病學生的方法

1、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有異狀時轉告家長,及早接受治療。鼓勵學生持續接受治療,需服藥者應按時服藥。(注意學生常會自做主張太早停藥)

2、在醫師未曾示意停藥,雖然症狀改善,仍應鼓勵孩子繼續用藥。提供支持與關懷的環境,體諒忍讓,愛和鼓勵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日常生活多安排語言表達的機會,多花一些時間與其談話,鼓勵其說出心裡的話或是談談生活的事。

3、切勿蔑視此類學生傾訴的感觸,但要指出事情的真實面並給予希望。

4、不要無視於有關自殺的話語或線索,應速與校方及家長聯絡。

5、提供此類學生與他人互動的機會,先由小團體開始,漸漸擴展至大團體,在循序漸進的情況之下,心理有所準備逐漸接觸周圍的環境。

6、鼓勵學生運動,參加活動培養休閒的興趣,通常如果有人陪著他們一起活動,較能帶動他們。

7、不要責怪此類學生為佯裝生病或偷懶,也不要期待他們突然重新振作起來。

 

﹙二﹚精神疾病的診療形式

1、門診治療:懷疑患有精神疾病或病情穩定的精神疾病患者,沒有急性症狀,可自行或家人陪伴下,接受精神科門診,返家後依醫師囑咐服藥。

2、急診治療:當學生的情緒、行為或社會與人際適應突然急劇的改變,使得學生本人或身邊的人可能受傷害時,就必須送醫急診。急診會進行觀察、評估、檢查、給藥等治療流程。

3、住院治療:當此類學生的病情變嚴重,情緒不穩定,使得患者或身邊的人可能受傷害時,就須住院治療。住院治療會安排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社會治療等完整的治療方式。

4、復健治療:復健治療是提供半保護性的環境,在醫護或社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患者學習獨立與社會家庭生活適應。

 

四、青少年憂鬱症--忘記微笑的心靈

*你有多久沒看見少年家開心的笑?

在歐美國家15﹪的憂鬱青少年會有自殺意念,5﹪會有自殺行為,自殺所導致的死亡,是青少年的重大死因之一。

*什麼是青少年憂鬱症?

研究發現接近九成的青少年有時候會不喜歡自己,即使是適應良好的青少年,也常會在一日之間情緒起伏大且混亂,或有些青少年會有突然的憤怒現象,但不代表他們患有憂鬱症,因為青少年在宣洩情緒的方式上也常常超出成人的理解範圍與期待。所以要判斷孩子是屬於正常的情緒變化,還是已經達到憂鬱症的程度,尤其需要成人提高警覺。

醫學研究發現,引發青少年憂鬱症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體質遺傳因素、生活壓力事

件與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因素。那些有較高自殺傾向的,通常也都剛好是那些有犯罪、

藥物濫用、受虐待、被疏忽、家庭溝通不良或解組等問題的青少年;研究顯示,經常

經驗到嚴重絕望感與疏離感的青少年,七成以上有憂鬱的現象。

*憂鬱的少年家,經常看起來 ……

敏感易怒、哀傷不快樂、常犯錯、自覺沒有價值、不易相處、好爭辯、好鬥而充滿敵意、失眠、不易集中注意力、自覺記憶力變差、對平常感興趣的課外活動也失去興趣、成績退步、不想參加團體活動或平日活動、朋友變少、經常抱怨頭痛、全身不適、沒有活力、體力降低、容易疲倦、沒有精神、突然變得厭食或貪食……

*少年家的憂鬱傾向經常有跡可循

當青少年在學業上退步,或人際關係受挫(如與朋友吵架、和女友或男友分手、和家人衝突),甚至少數有特別情況的青少年(如同性戀、性別認同障礙),都很容易有疏離感而導致憂鬱。

多數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或多或少會在言語、行動上流露蛛絲馬跡,例如覺得「我覺得沒什麼未來」、「生活不可能好起來了」;嚴重的絕望感更常會以下面的話說出來「活著不值得」、「我不會再煩你了」、「沒有我,你們會過的更好」、「我很希望一覺就不再醒來」。

所以,當青少年突然寫信、把心愛的東西送走、告訴朋友師長絕望想放棄的感覺、有自傷的行為、對某些藥物或武器的來源突然感興趣等狀況,就有可能走入自我毀滅的歧途。

*近八成的患者初次治療後可以完全恢復

憂鬱症是可以治療而且治療效果不錯的疾病。

如何讓青少年在發現好友或同伴有絕望或輕生的想法時,告訴大人,並從旁協助成年人找到與他們的溝通管道,是協助憂鬱症青少年復原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必要時,以藥物、心理治療、環境輔導與支持,單一或多管齊下的方式治療,半數以上的青少年對藥物有很好的反應,近八成的患者初次治療後可以完全恢復。當然,專家正確的診斷與評估是良好治療的必要基礎。

(本文摘自台北市立療養院&董氏基金會宣導刊物--林亮吟醫師撰寫)

  

『學生自我傷害行為防治』參考資料

一 .何謂自我傷害行為

廣義的自我傷害( Self-destruction,Self-damage), 包括自殺、企圖自殺、以及以任何方式傷害自己身心健康的行為。狹義的自我傷害僅指以任何方式傷害自己身心健康,但個體並沒有結束自己生命的清楚意願,他可能因如此做而造成意外,但在進行這項行為之前,他的意識裡並不清楚地表現出要結束自己生命的意圖,這類行為如:重複地拔自己的頭髮,以頭撞牆,咬傷自己,割傷自己等等。

 

二 .自我傷害行為的徵兆

有自殺意願的人,通常會不自覺地發出一些求救信號,周圍的人如果能多加留心,適時給予關懷與支持,就有機會挽救許多的生命。但請切記,一個曾接受幫助及被阻止自殺的孩子,即有可能會再嘗試第二次。因此,對這些孩子的幫助與警覺應是持續而無終止的。

Pfeffer等人(1986)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孩子(企圖)自殺前,是有線索可循的,而這些訊息會出現在不同範疇中,計有以下四個部分:

(一)語言上的線索

孩子的話語裡有意無意地透露出想死的念頭。例如:「我希望我死了」、「沒有人關心我的生死」、「如果我不存在(沒有我)的話,事情也許會好些」…….。通常孩子表現出想死的念頭,可在下列幾種方式中表示:

1.直接說出。

2.在作文、詩詞、週記中表現出來。

3.與別人討論「死亡」的概念時,所透露出的不正確死亡概念。

(二)行為上的線索

有關行為上的線索,最主要的判斷重點是孩子平時的行為習慣「變化很大」,亦即與往常不太一樣。這些線索包括:

1.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如:積極活潑的學生變得退縮,原來安靜的學生變得話很多、謹慎的人變得喜愛冒險。

2.學校裡的問題,如:成績大幅滑落,上課時打瞌睡,不再按時交作業,

突然發脾氣,引發較多的人際衝突。

3.放棄財產,如:將心愛的東西分送給別人,立下遺囑,或將心愛的東西

丟棄、處理掉

4.濫用酒精、藥物,如:增加喝酒的次數與飲量,明顯地影響正常的生活

秩序,增加了鎮靜劑與安眠藥的使用,甚至服用禁藥。

(三)環境上的線索

有關環境上的線索,指的是「個人的環境上發生極大的變動,使得他常窮於應付」,或者是「因遭挫折,並缺乏忍受力,使得壓力增大」。例如: 

1.一個重要的人際關係的結束:與要好的朋友分手了,雙親離婚,雙親死亡,親密的兄弟或姊妹長期地離去或死亡等 ………。

2.家庭發生重大變動:財物上的危機,不得已的搬家……。

(四)併發性的線索

這一類的表現往往是前述三者的延伸。包括:

1.從人際關係退縮回來,顯得與世隔絕的樣子:這類情況可能會是孩子遇到人際間的衝突(例如:與好朋友吵架),而有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例如:由積極成為退縮);或者是孩子表達「我沒有親密、知心的朋友」、「我不知道如何交朋友」、或是「同學不關心他」,因而讓自己孤獨起來,另一方面有可能是孩子的個性原本就顯現出「退縮 -緘默」的特性。

2.顯現出憂鬱的情緒:經常出現「沒有希望」的念頭,行動上顯得無助,對許多事失去興趣,過去有關孩子的自殺研究發現,憂鬱的情緒與自殺息息相關,因此應要隨時注意孩子的情緒狀態,當他悲傷、受到困擾、以及有孤獨的感覺時,而且他在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活動量也降低時,則這孩子的自殺危險性已由「低」升至「中」,如果這孩子日常生活的秩序已廣泛地被破壞,或是他感受到「沒有希望」、「悲傷」以及「無價值感」時,那麼這孩子的自殺危險性就是由「中」升至「高」。

3.顯現出不滿的情緒而且有許多的抱怨,甚至爆發性的攻擊行為:某些學者認為孩子的自殺行為可以視為對自己不滿或攻擊自己的一項表徵。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或失去親密關係時,有時會以自殺來表現內在的緊張、不滿,以拒絕、甚至報復外在的壓力。

 

三、自我傷害行為的成因

(一)環境因素:

1.家庭因素:包括家人有自我傷害的先例,父親酗酒、失親的失落經驗、家庭暴力、親子溝通不良、親子缺乏親密的互動關係、角色顛倒(即孩子被迫負擔過重的責任)、雙親工作而對子女的關愛不夠。

2.父母示範:孩子們常模仿及學習父母的行為,因此,若家族有自我傷害的歷史,會使得青少年更易處於嘗試自我傷害的危險中,有資料顯示,經歷過家族親密成員自我傷害慘劇的孩子,其自我傷害的危險率高出其他孩子的9倍。

3.學校因素:除轉學、退學等突發事件的影響外,課業上的挫折感亦是隱形殺手。

4.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上的挫折及流離亦是孩子產生自我傷害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會使得他們無法在人際關係中獲得歸屬感,而覺得孤單落單,受到排斥。

5.時間變數:悲劇發生或痛失親人的週年紀念日,此時親人或重要關係人產生自我傷害行為的比率可能提高,此現象被稱為「週年效應」。

(二)個人因素:

1.死亡概念:根據年齡層的分類中,可以了解到孩童對於〝死亡〞理解是有階段性的,隨著認知能力的增加,自我傷害會被孩童理解為結束生命的一種方式,而變成青少年及孩童的一種選擇。

2.媒體影響形成的錯誤觀念:傳播媒體所造成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媒體報導的自我傷害事件,對青少年有多少衝擊力,有許多部分是需要加以釐清的,否則容易使得青少年在觀念模糊的狀況下,依樣化葫蘆地加以模仿,而產生悲劇。

3.錯誤的因應─以自殺引起注意:「死」常常被自殺者拿來當作刺激別人、傷害別人的一種工具,青少年會藉由自殺的方法來喚起周遭人對其的注意,來表示對外在壓力的反抗。

4.藥物濫用:據研究指出,青少年企圖或遂行自我傷害,有部分是受酒類或藥物的影響,藥物濫用常會阻礙神經傳導的正常作用,使人產生幻覺、降低推理能力,因而增加了自我傷害的可能性。

5.「人─我」分化不清的性格特徵:「人─我」分化不清指的是自我分化不佳的個體,容易與重要他人彼此綁在一起,而互相限制,若限制的力量太強且又超過個人所能負荷或是相互綑綁的關係中含有毀滅的力量,則可能導致自殺行為。

6.心理需求無法獲得滿足:心理需求理論假設當人有某種需求時,相對地他必須做出某類行為來滿足,若此行為無法使需求獲得滿足,個人就會感受到壓力,而此壓力又迫使其發展出新的解決方式來因應,但如果又無法獲得解決,又形成了新的壓力,而產生惡性循環,而自殺行為會被認為是一種消除此種惡性循環的方法,來處理個人無法解決的壓力。

(三)突發事件因素─歸納如下:

1.親友的亡故 2.與父母、兄弟爭吵或紛爭 3.朋友之間相處不睦或決裂 4.家庭財務問題 5.父母離婚 6.與老師有過節 7.轉學、退學 8.受傷、生病 9.成績不及格 10.失戀

11.與好友分手

 

四 .自我傷害行為的預防與輔導

自我傷害行為是可以預防的,要做到預防自殺的發生,首先要學會識別各種可能自殺的行為跡象與線索,大部分想自殺的人,通常並非一種臨時起意的行為,從出現自殺念頭到企圖自殺,往往需要一段時間,若可以及早識別自殺行為的徵狀,便能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輔導。

(一)老師可以透過班會或其他團體活動的時間,帶領學生們討論生命的意義及價值,並向學生們澄清死亡的真象,協助學生們對生命與死亡建立起正確的觀念。

(二)增進學生們生活適應的技巧及處理壓力的能力。

(三)常與班上每位同學作接觸,利用週記與學生作心靈的溝通。

(四)願意傾聽,給予學生支持、關懷,與學生分享情緒。

(五)提供支援的網路及相關資源,讓學生們了解,自己遇到困難時,該向何人、何單位來尋求協助。

(六)經常與任課教師聯繫,全面了解學生在校情形。

(七)留意每位學生的出缺席狀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相互交換學生之日常訊息。

(八)利用閒暇做家庭訪問,了解學生居家生活狀況。

(九)在班上形成一個支援的網絡,提供需要協助同學社會資源。

(十)在班上形成一個通報的系統,指定幹部主動報告同學之動態,尤其是異常舉動。

(十一)對可能自我傷害傾向的學生保持高度的敏感。

(十二)留意學生在週記、信件上透露的心事及相關線索。

 

 

 

 

 

 

 

 

 

 

 

 

 

 

 

 

 

 

 

 

虫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壓團體-安心座談:指導語(國中)

【A & C模式debriefing】

                                                      

         <段落一>__開宗明義____

5/21(三)當天發生在台北捷運站駭人聽聞的新聞事件,相信這件事一定帶給大家非常非常大的震驚與恐慌,今天我們透過這堂課特別舉行這樣一個「減壓座談」,提供大家一個可以好好說的機會,讓大家一起思考這個新聞事件帶給大家的影響,同時能夠把心聲跟感受說出來。

我們會以學習單的方式,透過分組(四人一組),先用手寫再分享。

<段落二>____還原現場___

  接下來第二階段,我要請每個人回顧一下,事發當天,您是怎麼知道這個意外的?你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 閃過心裡的第一個念頭(想法)是什麼 ?

<段落三>_____壓力反應___

  好,下一個階段我要邀請大家來回顧一下,過去這幾天來,您有沒有出現什麼樣的身體不舒服,或心理上的反應?比如說,有一些人碰到這種事,常常會有些畫面歷歷在目,或聲音、氣味揮之不去,或者是回家之後,吃不好、睡不著等等的。大家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現象?

<段落四>___機會教育____

 接下來,我想借用後面這個白板,稍微歸納一下剛剛大家所講的,

 這幾天的身心行為症狀,讓大家多一點認識。

危機事故後的壓力症狀

(Symptoms of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

【生理】:疲累(全身無力)、吃不下、睡不好(或一直睡)、做惡夢、頭痛、胃不舒服、噁心想吐、拉肚子、便秘、胸悶(像壓著大石頭)、喘不過來、起雞皮疙瘩、全身緊繃、容易被電話或警笛聲嚇一跳等等……

【情緒】:驚嚇害怕、悲慟難捨、擔憂不安、孤單無依、脆弱無助、怨嘆感慨、麻木疏離、難以接受(「不像是真的」)、內咎(罪惡感)、羞愧、容易緊張或大發脾氣、猶豫不決等等……。

【認知】:最驚心的畫面歷歷在目、某種刺激的聲音或氣味揮之不去、注意力不集中(「恍神」),不由自主的念頭:像「都是我害了他」、像「如果我更努力,也許她會再回來」)、像「人生好無常」、像「遲早也會輪到我,我也逃不過同樣命運」)等等……

【行為】:掉淚、自責、指責別人(怨天尤人)、坐立不安、拼命做事、一直往外跑、不想講話(或拼命想找人講話)、離群索居(或特別想找人作伴)、借酒澆愁、抽菸、吃安眠藥、發呆……

心理創傷的壓力反應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

  1. 1.      經驗重現:你可能觸景傷情、睹物思人,動不動涕淚滂沱;也可能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或許一談到或想到這件事,就有如回到當時,又悲從中來。
  2. 2.      退縮麻木:為了避免觸景生情,你可能不願回首,逃避現實,想遠離傷心地;也可能神不守舍,疏離人群,麻痺冷感,失去喜怒哀樂,對一切充滿悲觀。
  3. 3.      神經緊繃: 你可能也會緊張兮兮,反應過度,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動不動就為一點小事發飆,或和人吵架,晚上也睡不安穩,因此常吃藥喝酒。

以上的身心痛苦是「非常狀況下的正常反應」,任何人遇到這種情況,反應都大同小異,應該會在幾天到幾週內大大改善。假如超過一個月以上,還相當痛苦,才需要考慮藥物治療或心理諮商。

段落五___行動計畫______

接下來再請大家請想想,這幾天以來,你知道這個社會新聞事件後,所帶給你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舒服是怎樣熬過來的?有沒有跟親友聊聊,或者靠什麼方式排解?

段落六_____重新出發___

今天的最後一個分享,想邀請您逆向思考一下:這件悲劇固然不幸,但對您的人生,有什麼意外的啟示嗎?你又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樣的成長呢?

結語__________

非常謝謝大家在這堂課裡,能夠暢所欲言,互相體諒跟信任。

再次提醒大家,我們提到很多身心的不舒服,絕對不是病態,不是憂鬱症,這是在非常狀況之下的正常反應,大概會在這兩三個禮拜裡漸漸的淡化。

不過如果你自己覺得特別的不舒服,請讓老師知道,我們可以提供協談來幫助你。

(_6+1:)篩選轉介_

篩選需進一步關照的學生,提供校方輔導室追蹤。必要時,也可以轉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接受心理諮商

虫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減壓團體-藝術模式(國小)

1.藝術媒材的準備-

   1)每位同學發六張A4紙,

   2)蠟筆或彩色筆(約二、三位同學共用一盒)

2.說明舉行目的5/21(三)發生在台北捷運站駭人聽聞的新聞事件,帶給社會很大的震驚與恐慌,所以我們透過這堂課舉行這樣一個「減壓繪畫」,來提供大家一個可以好好保護與照顧自己的機會。

3.保密的確認性提醒保密的重要性是讓大家在這裡可以真實的表達、安心

的說、不要八卦。

4.同學想想這件事情你會先選用什麼顏色代表它(面對相同的事會有不同的反應)

※引導:1.如果這件事對你影響很深很大,甚至會讓你無法做其他事,你可以

          把蠟筆(彩色筆)擺在畫紙中間,如果不是這樣的狀態,你可以把

          蠟筆(彩色筆)放在紙的其他位置。

      2.我希望大家可以看看這個事件對其他人的影響,今天可能感覺沒那麼深,但也許明天以後會有感受,我們大家要盡量彼此扶持,成為其他人的天使。

 

第一張:非慣用手塗鴉(減低對創作好壞的焦慮)

        1.邀請成員拿出第1張白紙。

        2.用剛剛選擇的顏色來塗鴨。

        3.用非慣用手在白紙上塗鴉。

※引導:1.看看自己的顏色和樣子。2.看看別人的顏色和樣子。3.成員塗抹的

          濃淡、時間久、快。

 第二張:慣用手塗鴉

        1.邀請成員拿出第2張白紙

        2.再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顏色

        3.用慣用手在白紙上塗鴉

※引導:邀請成員同時呈現第1和第2張圖畫的面貌和形式,只做作品的「視

        覺分享」,可以觀察自己左右手的塗鴉形式,以及自己與他人的相似、

        相異。

觀察評估:觀察成員在兩張作品的創作方式及時間,是否耗時、濃密塗鴉(此事件影響大)或想平塗(交錯),反覆出現一樣的圖示(此事件經驗一直反覆出現)或有無法停止的狀態。

 第三張:線條(更有控制性)

  原則:1.以行動方式示範何謂線條?線條是由一個點到一個點有開始有結束

        2.以「中性情緒」開始,結束以正向、有能量的情緒為原則。

  方法:1.請找出一個顏色代表並畫出「早上不想起床、賴床的線」

        2.選一個顏色代表並畫出生氣的線(憤怒、可惡、不公平)

        3.選一個顏色代表並畫出快樂的線

        4.選一個顏色代表並畫出倒楣/悲傷的線(傷心、痛苦、悲傷)

        5.選一個顏色代表並畫出平靜的線

※引導:視覺分享─請成員依序指出自己畫出的每條線,邀請成員觀察自己與他人對於相同情緒會使用的線條、色彩的表達方式有何相同或相異。

 第四張:圖形

        1.以行動示範何謂圖形?圖形是從一條線條發展到一個圖形,是將線的開端與結尾相連就會成為圖形。

    2.一個顏色畫「此社會事件的圖形」。

        3.選一個顏色畫「在此社會事件中,覺得有一些令你感到窩心、舒服的感覺的圖形」

       提醒:如果成員太抽離,可請其著色,如果成員太投入,引導回不著色,繼續畫

 第五張社會新聞事件圖像(正常化、reframing、empower)

※引導:1.想到這個社會新聞事件時,如果你可以用色彩、線條、圖形來呈現,它可以是具象的圖畫,也可以是抽象的圖畫,只要你自己知道你所呈現的是什麼就可以了,請將你感受到的用圖像的方式來呈現在第5張紙上,我們有12分鐘時間創作,在這個過程請不要與人交談。

        2.創作完,作視覺化冥想,引導同學說「讓自己在心裡先想像、看看剛剛畫的作品的每一個部份,它讓你想起什麼?

        3.小組分享:以「看圖說話」的方式來做分享與討論,若成員難以表達可詢問

          j這裡發生了什麼?

          ‚那是什麼?

          l這是誰?

          (怎麼會在那兒呢?

          (你在圖畫中的哪裡?

        提問避免「why」要問「whatwhohowwherewhen

 第六張:重新得力

引導:1.如果現在有個多啦A夢現身,讓我可以擁有更多能力、智慧,透過這次的經驗我可以有更多的預備時,「萬一」下次我們又遇到相似的危機事件發生時,我會如何來面對與因應,請你用色彩、線條或圖形來呈現,它可以是具象的圖畫,也可以是抽象的圖畫,只要你自己知道你所呈現的是什麼即可,你可以有8分鐘的時間創作,創作時請不要跟別人交談。

  分享:1.將5、6兩張作品放置左右,請成員在兩張畫中找出不同的部份。

        2.進一步邀請成員分享自己在這次危機事件中已經學到一些正向的經驗及自我欣賞的部份;當成員無法自行找到,老師需透過成員作品及分享內容,將其對危機事件再次重新架構做意義轉化。

虫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霸凌者的溝通的基本原則

 1.       邀請霸凌者談話,請他們坐下好好的談,建立一個尊重平等的氣氛:

1.1       不要一開始就把他們當成加害人,你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1.2       不要挑起他們的對立與權力議題,當你坐著、他卻站著時可能已經讓他覺得被看輕了。以許他迫於您的權勢和位置,只能順服,但可能也是表面順服而已。

  1. 2.       假設他們一定有個好理由要這麼做,詢問、傾聽和瞭解這個理由。

2.1       孩子在陳述時,仔細傾聽。

2.2       避免不斷打斷他或加入你的意見或想法。

2.3       避免遽下結論,這樣只會讓他很快的發現,他沒辦法得到公平的對待。

  1. 3.       協助他們表達憤怒不滿

3.1       通常他們對於受負者有些情緒和不滿,協助他們說出來
「你很生氣……」、「什麼原因讓你這麼生氣?」

  1. 4.       同理他的不滿和理由:有時候,他們真的有些好理由,例如受害者挑釁他。
  2. 5.       讓他知道「他和受害者強弱不均等」,在這種狀況下,他的行為是一種霸凌行為或欺負行為。
  3. 6.       注意:霸凌者通常有對立反抗議題,因此很容易激起您的情緒,因此,先準備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您發現自己音量節節升高、越來越熱、也越來越生氣,建議您暫時離開處理現場,讓自己冷靜下來。

    教師班級經營小撇步

     n  合理的教室規則:訂定合理的教室規則,過度嚴格難以執行規則會引發學生的對立反抗,特別是本來已經有對立反抗議題的學生;而過度鬆散的規則,會讓班級缺乏管理,結果學生各自尋求生存之道,這也會讓強勢的學生掌控班級。

    n  與孩子建立關係:當您能與學生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您就越能夠取得他們的合作。透過分享學生的興趣和生活,您能讓他們知道您關心他們。

    n  公平對待每個孩子:每個人都期許被公平的對待,但有時每個人對公平的定義並不一樣。檢視您對公平的定義,並與學生溝通;避免讓孩子覺得你偏愛某些人、分類或歧視他們。

     n  尊重有禮的對待孩子: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能,尊重他們的能力的差異,並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

    受害者的輔導策略

     第一階段:評估受害者狀況

     1. 評估受害者的身體安全與身心狀況

     2. 當你發現受害者所面臨的情境可能射擊安全的疑慮時,應先確認受害者安全,必要時,啟動校園安全機制來保護受害者。

     3. 要求受害者告知家長,並請邀請家長一起來協助受害者。

     第二階段:協助受害者情緒表達與自我保護

     1. 協助受害者情緒表達與其他受害議題處理

     2.  學習自我保護策略

     n受害者必須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策略,包括盡量不落單、不進入校園死角或社區不安全的地點

     n受害者也必須學習不挑釁、不回應霸凌者的挑釁語言,避免將自己陷入困局 

     3.  學習處理霸凌者的言語挑釁與攻擊,以下是一些建議的策略

     n從情境走開:面對霸凌者的挑釁,受害者可以學習不回應,並「離開」。

     n你可以不收這個「禮物」或「垃圾」:有人將霸凌者比喻為垃圾車,他們從環境接受到很多的挫折和情緒垃圾,他們自己沒辦法處理,因此遇到別人就傾倒出來,他對你的嘲弄、排擠等欺凌行為,只是他自己的情緒垃圾,你不要收他的「禮物」(垃圾),垃圾就不會變成你的。

     n運用認知落差,讓霸凌者沒輒。當霸凌者嘲弄你時,他期待你感覺受傷並生氣,當你生氣、難過、哭泣時,他感覺達到目的。因此,如果你運用認知的落差,反而運用幽默化解嘲弄的事情,也會讓霸凌者沒辦法達到目的。例如,當他嘲笑你很胖時,你可以說「對阿!我的確是蠻胖的,星光大道的小胖也很胖!」,當他嘲笑你時,你可以說「對阿!我就是這樣,而且我覺得還不錯!

     第三階段:協助受害者長出自我價值

    很多研究顯示受害者往往也是低自尊的個體,他們面對霸凌者時,往往因其霸凌行為而受傷,因此,幫助受害者接納自我、肯定自我,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優勢能力,進而提升受害者的自我價值和自尊感,是協助受害者的最重要工作。

    因應霸凌行為的輔導模式與重點

     

     在預防霸凌當中,學校社會能力發展模式(Schoo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Model)是常被使用的模式之一。這個模式主張,幫助學生發展與他人相處的能力,是防治霸凌行為發生最有用的方法。以下,是本模式所主張的社會學習領域,以及針對霸凌行為,學校輔導人員可以帶領學生的學習活動。

     

     

     

    領域

    學生必須學習(學校輔導人員可以帶領的活動)

    覺察

    l   能夠描述肢體、關係、被動霸凌的特性

    l   能夠描繪被霸凌者的特性

    l   能夠描述旁觀者的行為
    (旁觀者是問題的一部份,也是解決方法的一部份)

    l   能夠辨識霸凌行為

    l   在大團體討論霸凌行為

    情緒發展

    l   認識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情緒

    l   瞭解情緒的語言和非語言溝通

    情緒向度一:生氣-冷靜

    l   正視生氣是種正常的反應

    l   認識緊張和生氣的肢體和情緒訊號

    l   辨識引發生氣的導火線

    l   辯識處理生氣的正向方法(例如:冷靜、從不同的觀點看事情)

    l   找出至少兩種冷靜下來的方法

    l   討論衝動的後果以及瞭解冷靜下來的重要性

    l   瞭解在學校中肢體和語言暴力是不被接受的

    l   解釋攻擊行為的後果

    情緒向度二:悲觀-樂觀

    l   找出「自動負面思考」並評量其正確性(例如:「全班都看不起我」)

    l   發展特定的情境歸因能力

    情緒向度三:與人連結-與人缺乏連結

    l   找出與班級同儕的共同興趣

    l   給予或接受讚美

    l   找出班級同學的正向特質

     

    領域

    學生必須學習(學校輔導人員可以帶領的活動)

    認知發展

    l   瞭解一個人的信念與其情緒和行為的關係(A-B-C-D-E理論)

    l   修正導向不良後果的信念

    l   辨識和應用衝突解決的步驟

    l   與班級一起腦力激盪問題解決方法

    l   辨識不同選擇的正向和負向結果(例如:打架)

    l   協助學生評估行動計畫是否有用

    l   討論求助和不求助的結果

    l   辨識可以求助的管道(包括人、地點、機構)

    l   辨識危險情境並且迴避、或尋求幫助

    l   找出必須避開或忽略的情境

    品德發展

    l   說實話

    l   對行為結果負責

    l   努力工作

    l   對他人尊重

    l   與他人合作

    社會技巧

    l   人際衝突解決技巧

    l   情緒管理技巧

    l   尊重的能力與技巧

    l   語言溝通技巧

    l   傾聽技巧

    l   學業能力等

    心理健康

    學習能力

    l   霸凌問題也可能與其他心理健康議題有關,包括身心適應問題、學習障礙、過動、身心障礙導致的人際影響,瞭解這些可能的影響,並判斷涉入霸凌行為的當事人與這些身心健康問題的關係。

    霸凌的機轉

     有關霸凌的一些現象:

     l   霸凌是社會化的學習歷程,霸凌是種處理人際關係或衝突的模式,他們用強權壓制比他們弱勢的人,取得自己主導的地位

    l   從社為學習理論原則:人們傾向於維持幫助他們得到利益逃避懲罰的行為。

    l   霸凌者通常以攻擊的手段對應同儕,包括言語、肢體、或其他關係攻擊的方式,並且,他們從中得到利益,又不一定得到懲罰

    l   霸凌者從霸凌的過程中得到利益,這些利益包括人際上的主導權,被看重的地位、感覺自己有權力、感覺自己的重要性。

    l   社會化歷程中,霸凌者「學習到」攻擊行為的利益,也就是說,周遭的重要他人對於行為的處理,可能不小心地讓霸凌行為持續的發展。例如:當他們生氣時,父母要手足讓步;老師不敢處理霸凌者的行為,讓他們以為他們是對的;同儕害怕他,甚至有些同學成為追隨者,這讓他們更有權勢。

    l   這些具有攻擊性的孩子相信他們的攻擊行為是種「正義」,他們從及行為中得到假性的自尊,而透過貶抑受害者的行為問題,讓他們的行為具有正當性。

    l   久而久之,從屬關係、壓制和攻擊成為具攻擊性孩子與人交往的主要社會能力,他們缺乏多樣性的社會能力,讓他們足以和別人建立正向且良好的人際關係。

    對於霸凌者的輔導方向:

    • Ø   不要繼續「餵養」霸凌行為,盡可能讓霸凌行為的利益消失,沒有得到預期的利益,就不會繼續「餵養」霸凌行為。
    • Ø   阻斷霸凌的循環,避免使用壓制、專制的方式對抗霸凌,如此只會使霸凌行為更為惡化。
    • Ø   協助霸凌者「社會化」,發展社會互動技巧,也是讓霸凌者使用較佳的方式與他人連結。

      霸凌者常有的心理特性與認知信念

       心理特性

      1. 1.    強烈的需要權力和主導支配,霸凌行為取得或維繫支配地位
      2. 2.    講話有種霸氣,當他講話時,不容許別人反對他
      3. 3.    呈現相當的情緒問題,脾氣急躁、衝動
      4. 4.    對挫折的容忍度較低
      5. 5.    害怕被輕視或貶抑
      6. 6.    與他人採取敵對的姿態,傾向解釋他人對他有敵對的行為
      7. 7.    歸因他人,對受害者缺乏同理心。
      8. 8.    期待同儕關係,但也易於破壞關係,經常性的人際衝突
      9. 9.    容易與權威和規範對立,採取敵對的立場

      認知信念

      1. 1.    一定要「贏」的信念。他們比較相信輸贏決定一切,輸很丟臉。即使在遊戲當中,他們也一定要贏。
      2. 2.    信念上比較傳統,研究指出這些孩子通常抱持比較傳統的性別角色或人際規則。
      3. 3.    比較固執、比較沒有彈性。你會感覺他們對事情的看法比較執著、比較缺乏彈性、甚至鑽牛角尖。
      4. 4.    他們對運用暴力有正向的態度,把它當作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相信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常見的霸凌行為

        常見的霸凌行為,若以行為的媒介來區分,可以區分為以下主要類型:

        形式

        定義

        相關例證

        肢體霸凌

        意圖使用傷害他人的行為攻擊別人

        推擠、咬、抓頭髮、踢、戳、燒、掐、扭、打、丟擲東西等等去傷害另一個人或毀損他的物品

        語言霸凌

        運用造成他人心理傷害的語言攻擊別人

        威脅使用暴力、威脅傷害人、抹黑、強制別人、貶低、污辱、取綽號、嘲笑、鼓動別人傷害他人

        關係霸凌

        透過傷害他人同儕關係的方式傷害別人

        在團體中排擠他人、故意讓某位同學落單、散播某位同學的謠言、八卦同學的緋聞、讓同儕持續討厭某個人、揭露某位不喜歡同學的個人資訊、

        性霸凌

        任何有關性騷擾

        性侵害、性騷擾、散播他人性行為的謠言、偷窺、威脅偷窺、運用性的語言給同學貼標籤、故意在同學面前比有關性的手勢或姿體動作等等。

        網路霸凌

        透過網路/手機等進行傷害他人,造成他人心理創傷的霸凌行為

        在網路/手機散播同學的負面訊息、串連網路朋友攻擊某位同學的網址、

        在網路上製造謠言、運用網路進行語言、關係或性騷擾等霸凌行為等等

虫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霸凌歸零-

校園霸凌問題探討及霸凌個案的協助策略

文/陳志恆(專任輔導教師)

 

何謂「校園霸凌」?

「霸凌」是由英文bully一詞翻譯而來,原來指的是一種人際衝突的方式。是強勢的一方透過身體、言語或性的攻擊,或採取間接的方式(如關係的排擠),使被害人長期處於遭受欺負的情況中。霸凌通常發生在權力不對等的人際關係中,如體格壯碩或在同儕間擁有影響力者欺凌體格弱小或較為退縮、害羞的一方。

而「校園霸凌」是指校園中學生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通常是一個學生長期且重複的被一個或多個學生欺負或騷擾,而造成受欺凌者身心痛苦的情形。校園霸凌發生的地點不只在校園內,亦涵蓋校園外的所有恃強凌弱的壓迫行為。

過去發生在校園中的霸凌行為,多半被師長們視為同儕之間的欺負或打鬧行為,通常予以斥責或記過處分,沒有進一步去探討霸凌行為背後的各種促成因素,亦沒有提供相關的輔導與諮商措施。去年,國內各級學校陸續發生了幾件校園霸凌事件,經媒體不斷披露後,教育當局與相關單位遂開始正視霸凌問題的嚴重性。

事實上,早在2004年,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即著手投入校園霸凌問題的研究,並不斷倡導與呼籲社會大眾重視校園霸凌問題。兒盟的調查發現,台灣的校霸凌事件事實上相當普遍,超過六成的孩子表示在校園中曾被同儕欺負,更有超過一成的學童每週至少被同學欺負一次。

 

校園霸凌的類型

發生在學校中的霸凌行為,除了人們印象中的肢體欺負或傷害外,還包括了許多非肢體但更具攻擊性的行為。若予以細分,可以區分出六種主要的霸凌樣態,簡述如下:

一、肢體霸凌:是霸凌中最常見也最容易辨認的類型,包括出手踢打同儕,或搶奪侵佔其物品。

二、言語霸凌:指運用語言威脅、刺傷或嘲笑別人,例如取難聽的綽號,所造成的心理傷害有時比身體上的攻擊來的嚴重,通常會伴隨著關係霸凌出現。

三、關係霸凌:主要是操弄人際關係的行為,包括建立有條件的友誼,散播不實謠言、透過說服同儕以排擠某人,使弱勢同儕被排除在團體之外,或藉此切斷他們的人際連結。

四、反擊型霸凌:指受害者長期遭到壓迫之後的反擊行為,被害者為了報復,對霸凌者口出威脅或直接攻擊。

五、性別霸凌:指受凌者被他人以與性有關的有害言語、行為或影像侵犯。包括有關性或身體部位的諷刺玩笑、評論或譏笑;對性別取向的譏笑;傳閱與性有關而令人討厭的紙條;身體上的侵犯;或是迫使某人涉入非自願的性行為。

六、網路霸凌:上述行為若透過網路進行,則屬於網路霸凌的範疇。如利用網路聊天室、網路電話、留言板、MSN等,散佈謠言、留下辱罵或嘲笑的字眼。

上述六種霸凌樣態,不一定是單獨出現的,這些行為常會重複出現在霸凌關係中,即使是同一位受害者,也可能同時遭受到不同型態的攻擊。

 

霸凌的影響

校園霸凌事件中的參與者,通常包括霸凌者(bully)、受害者(victim)及旁觀者(witness;未直接參與霸凌行動,但目睹或聽聞霸凌事件的發生)。校園霸凌對於三類角色均具有明顯的負面影響

在校園霸凌中,霸凌者習慣透過恐嚇、暴力或傷害他人來解決問題,使其無法發展健康與良好的人際互動技巧。霸凌者較有可能接觸幫派以尋求歸屬感,未來發生犯罪行為的可能性較高,成為社會邊緣人,甚至終其一生不斷地在牢獄間進進出出。

受害者,尤其是長期處於霸凌關係中的人,將是受到霸凌負面影響最巨的一群。在受到霸凌的當下,會出現一連串身心反應,在身體上的包括感到身體皮肉的痛苦與不適;心理上的痛苦則包括感到無力、挫折、恐懼、緊張、焦慮、不安、惶恐與情緒低落,有時也會有羞愧、自卑、無價值、焦躁與易怒的情緒感受。

受害者會逃避任何與霸凌者或霸凌情境有關的人、事、物,如不願意到學校上學,不敢獨自到校園某些地點,或恐懼接近某些特定的對象。但有時候,受害者也會在內心裡渴望報復那些欺負他的同儕。因為受到霸凌的影響,受害者可能在生活功能上出現嚴重問題,包括失眠、食慾不振、課業退步與人際退縮等。

霸凌的旁觀者因目睹或知悉霸凌事件,內心也會產生恐懼與焦慮,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霸凌的受害者。在終日不安與惶恐下,容易對生活環境或人群缺乏安全感,無法充分信任親友或社會。旁觀霸凌也容易產生一種替代學習效果,即學習到藉著暴力或傷害他人解決問題或達到目的。

 

霸凌者霸凌行為的成因

探討校園霸凌的相關文獻多半從家庭、個人、學校及社會等層面分析霸凌問題的成因,瞭解促成霸凌行為的因素可以幫助教育工作者透過適切的管道對症下藥,加以處理。要注意的是,霸凌者出現霸凌行為的原因錯綜複雜,絕非單一因素使然,而是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最近有國內學者從危機因素的角度探討校園霸凌,辨認出各種涉及危機事件的相關因素可幫助實務工作者及早介入發展處遇策略。與校園霸凌有關的危機因素可以概分為家庭、學校與個人等三個面向。

家庭危機因素包括父母管教方式、親子關係、家庭衝突、直接暴力受創經驗、間接暴力受創經驗,以及手足關係等。學校危機因素包括學校教師對霸凌得態度與因應技巧、師生關係品質、同儕相處氣氛、校園連結、課業成績表現、班級大小等。個人危機因素則包括個人的氣質、社會認知技巧、沮喪-攻擊的關連性、社會支持、吸煙喝酒等偏差行為。在上述這些危機因素面向中,若各項指標的表現是具有較高危險性與品質不佳者,個人出現霸凌行為的可能性就較高。國內研究發現,在台灣,學校及個人兩項危機因素特別對霸凌者出現校園霸凌行為具有高度預測力。

除了家庭、學校與個人外,校園霸凌其實也與更大的社會脈絡與文化特徵息息相關,我們自然須以更為系統性與鉅觀的角度來看待它。校園霸凌反映出這個社會充斥著弱肉強食、優勝劣敗的競爭氛圍,不時透過視聽媒體大肆宣揚,而學童周遭的大人更是無意識地認同與符應這樣的生活方式與文化規則。

當大環境以單一的價值標準讚揚所謂的勝利與成功,無法跟隨主流價值而走的人注定成為社會的邊緣人,注定無法獲得肯定與認同,遂轉而以更為極端與暴力的方式爭取自己的地位及價值,亦即表現出所謂的霸凌行為。因為,透過暴力或攻擊他人,他們獲得了另一種形式的勝利,也滿足了內心的某些需求。或許,想要根絕任何型式的霸凌事件,需要從整個文化環境層面著手,從人們的價值觀作徹底的改造。教育人員有責任營造包容、接納、關懷及崇尚多元價值的友善教育環境;否則,教育只不過是在複製社會上代代相傳的暴戾之氣,霸凌行為也只會層出不窮。

 

如何協助霸凌個案?

誠如上述,霸凌者的行為背後存在著一連串錯綜複雜的危機因素。他們可能來自破碎的家庭、高壓的教養環境、有著童年受創的不堪經驗;在學校中人際關係欠佳、課業成就低落、不被師長同學認同與讚賞;而個人帶著暴躁、易怒的情緒、缺乏成熟彈性的人際技巧等。當然,他們可能也內化了社會文化的壓迫氛圍,而透過不適當的行為表現出來。

理解霸凌行為的正向意圖,建立信任關係

霸凌者往往在出現嚴重霸凌行為後,被學校處以需要接受心理諮商的「懲罰」,轉介給學校的輔導教師進行晤談。若我們將其霸凌行為視為一種難以適應環境常軌之下的反動,他們確實是需要接受協助的一群人,因為心理諮商正是幫助個人正向成長的一個過程。但他們往往不這麼認為,可謂名副其實的非自願個案。這往往讓協助者相當頭痛,尤其是難以與他們建立良好與信任的諮商關係。

美國密西根州的小鎮卡拉馬如(Kalamazoo)在預防青少年犯罪上做了一個最好的示範,稱為「卡拉馬如模式」。他們發現,支持性的人際連結可以預防犯罪,甚至重塑少年罪犯大腦中的社會神經連結模式。與初見面的霸凌個案晤談時,需帶著接納、關懷、包容及不批評的態度與之互動。深度的同理心是建立關係的關鍵,能化被動為主動。協助者要能理解與指出個案在霸凌事件中的想法與感受,肯定個案霸凌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這往往能讓個案感受到被理解與被接納,並願意與協助者合作,進行後續的探討。

心理諮商是學校輔導工作中眾多輔導方式的其中一種,目的是促成個人想法、情緒與行為的改變;這些有著衝動、憤怒與暴力情緒的個案需要在一個溫暖、尊重的環境中放心地敘說自己的過往與展現內在世界,並獲得他人毫無評價的支持與接納。

衝動控制訓練,增進理性思考功能

霸凌者霸凌行為的背後雖有著種種的危機因素,心理諮商探討的焦點卻需要鎖定在個人層面。如果家庭或學校的不利因子是難以透過個人加以撼動的,仍需要鼓勵個案為自己的行為改變負起責任,透過提升覺察及學習適應性的問題解決與人際互動技巧,獲得正向成長。

青少年因受到荷爾蒙及大腦發展特性的影響,常常在面對事情時(尤其是壓力情境)常常情緒凌駕於理智。情緒係由大腦中的邊緣系統主導,在壓力下,邊緣系統快速活化,情緒訊息如閃電般快速傳遍全身,使我們感受到各種情緒,並做出相對應的行為反應。霸凌者的衝動行為常常起因於在人際挫折情境下由憤怒的大腦掌管了身體功能。幸好,大腦中的高級部位-前額葉皮質,具有理性思考及抑制情緒衝動的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前額葉皮質會逐漸成熟,人們的決策也會漸趨於理性。

但霸凌者的前額葉皮質在控制衝動情緒上常是失靈的,就好像受損的煞車系統無法讓疾駛中的車子減速一般。情緒調節的關鍵之一就是眶額皮質神經元功能的正常發揮,能夠抑制由邊緣系統而來的憤怒衝動,暴力犯罪者往往這部分的功能有嚴重缺陷。霸凌者常在做出暴力傷害的行為之後感到後悔,但又無法控制自己當下的反應。幸好,理性大腦的功能可以透過訓練加以改善並加速成熟。協助者在與個案討論霸凌行為時,要引導個案去覺察自己的挫折與憤怒情緒因應模式,看到自己在面對負向情緒情境時的身心反應。訓練覺察能力本身就能促進大腦前額葉皮質的神經生長。

協助者接著要教導霸凌個案如何為自己的衝動行為踩下煞車。例如,當面對挫折或壓力情境,而意識到自己即將爆發的憤怒情緒時,立刻在心中大喊:「停!」同時,閉上眼睛,在內心由1數到10,並佐以緩慢與深層的呼吸。深呼吸有助於緩和激動情緒的生理反應,而10秒鐘的數數則為自己爭取到充裕的時間讓理性大腦開始運作,去設想暴力行為的不良後果,並做出新的行為決策。

上述方法是衝動控制的認知行為取向常用的諮商策略之一。由於暴力攻擊舉動往往是霸凌者大腦中一瞬間的念頭啟動了的某些具有危險性的行為反應,協助者需要引導個案去拆解這短暫瞬間在自己生理與心理上發生的所有事情,並透過展現新的行為以取代舊有的不適應反應。為了使個案新的行為反應能夠成為習慣,甚至成為一種下意識的反射,反覆練習是不二法門。而心理諮商也應該提供個案一個具正向肯定氛圍與可以放心學習的行為試驗室,個案能在諮商過程中獲得足夠的成功經驗,緊跟著問題解決與情緒處理技巧改善而來的是自信心的提升。

以修復式正義喚醒同理心與道德意識

習慣以暴力或殘忍傷害行為對待他人或做為解決問題、爭取社會地位手段的人,不論起因為何,在大腦結構上都有兩個重要的缺陷,一是情緒調節與衝動控制的功能,這在前段中已介紹過協助方式;另一是負責同理心的部位。

研究發現,人天生已設定好對周遭的人具有同理心反應。同理心的大腦神經機制關鍵在於鏡像神經元的迴路,這對人類具有重大的生存適應功能。早期的負面經驗或腦傷都有可能破壞該神經迴路的正常運作,暴力犯罪者就是如此。他們對於他人的痛苦無法產生同理心感受,無法設身處地從他人的角度感知他人的情緒與內在世界。

近年來興起的「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是一種要求暴力犯罪者除了接受懲罰外,還必須面對自身罪行引發的情緒效應,並盡可能彌補過錯。例如,暴力犯罪者需要與受害者或其家屬面對面,聆聽他們的痛苦心聲以及他們深受其害所受到的強烈衝擊,而犯罪者也必須做出道歉或賠償,以彌補自身的過錯。修復式正義常能激發起犯罪者的情緒感受,而這有助於同理心神經迴路的活化。修復式正義的觀念在我國獄政上已行之有年,最近也有學校開始將其用在校園霸凌者的輔導上,並見到不錯的成效。

霸凌行為常是導因於家庭,惡化於學校,最後讓社會付出龐大的成本與代價。在學校階段裡必須能夠及早發現,及早介入。營造一個充滿友善與尊重的校園氣氛,是防治校園霸凌事件的基礎。而透過強化支持性情緒連結、衝動控制訓練及修復式正義等策略,協助霸凌個案重建強韌與安全的人際情感聯繫、發展成熟及適應的問題解決方式、喚醒人際情感與同理心功能,可以防止霸凌行為再度出現。霸凌者第一次出現霸凌行為正是介入的關鍵時機,這將能阻斷往後所有暴力傷害行為的惡性循環。

虫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